张晋
【注释】 俳优:古代以歌舞为业的艺人,也泛指戏剧演员。殿上:宫廷内。《旧唐书·李德裕传》载:“(李)德裕每于延英见宰相,或奏事,或与语笑,皆能折其奸,时号‘二绝’。一曰文章,二曰口给。”尽情歌:尽情地唱歌。绝倒:这里用来形容滑稽可笑。诙谐:诙谐幽默。啮:咬。同光:唐昭宗年号。敬新磨:唐朝大臣敬晖的别号。据《资治通鉴》:“敬晖,本名敬新磨,字文蔚,华州人。昭宗幸蜀,晖自蜀归朝,拜右仆射,赐号敬新磨
``` 三珠嘉兆又成空,胆堕那禁计更穷。 独有举家焚死日,未将神语问张蒙。 注释:三颗珠子预示着吉祥却最终成了空话,令人不禁胆颤心惊,计谋再精妙也难以为继。唯独有一天,一家老小被焚烧致死,这让人不禁质疑命运的无常和神灵的存在。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三珠”这一祥瑞之兆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状况的失望与感慨。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愤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
“飧酪还能解渴无,绛霄廊下莫长吁。他年更上徽陵望,寒食谁持饭一盂。” 张晋在其《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中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此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 诗句原文与注释 - 原文: 飧酪还能解渴无,绛霄廊下莫长吁。他年更上徽陵望,寒食谁持饭一盂。 - 注释:
诗句:衣领藏书悔已迟,牙筹数毕罪何辞。 译文:我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习,如今却已经晚了。我罪责难逃,无法推脱。 赏析:这首诗是张晋的《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中的一首。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衣领藏书悔已迟”一句,反映了诗人在年少时没有珍惜学习的机会,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牙筹数毕罪何辞”则揭示了诗人因为年轻时的错误而难以逃避责任的事实
逆谋原不比泉鸠,轻薄浮夸一旦休。 注释:原本的阴谋与泉水中的鸠鸟不同,那些轻浮炫耀的人,他们的一时得意终将被时间所淘汰。 试问苍黄床下伏,可曾厌铁在心头。 注释:我想问问你,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在床下是如何忍受的,他们是否曾因心中的痛苦而厌倦过? 赏析: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在权谋斗争中失败的人的命运和心理。首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权谋的虚幻和无常
郭门高竟负恩私,楼上先将一矢遗。 余骨焚时烦乐器,果然终始不相离。 诗句注释与赏析: 注释与译文: - 郭门高竟负恩私:描述某人或某势力在城门之旁表现出的傲慢和背信弃义。 - 楼上先将一矢遗:指某人或某势力在高处向城墙上射出了一箭以示威胁或挑衅。 - 余骨焚时烦乐器:暗示被攻击者遭受重创,甚至可能被完全消灭,而留下的只有被焚烧的痕迹和破坏后的器具。 - 果然终始不相离
诗名: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华阳鹤氅学萧闲,门地虽高岂足攀。忘却此身本痴物,反将虫豸笑任团。 注释:华阳鹤氅学习萧闲,尽管地位高贵但不足以攀附。忘记了自己原本是个愚蠢的人,反而嘲笑虫子。 赏析:这首诗是张晋在阅读五代史后有感而发的作品。《五代史》是一部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著作,张晋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诗中“华阳鹤氅”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理想
厚葬何曾到九泉 摸金校尉不相怜。 休将白骨求神庇,风雨干陵亦偶然。 注释:在厚重的葬礼下,人们是否真的能到达阴曹地府呢?那些盗墓寻宝的校尉们似乎并不因此而感到怜悯。别试图用这些白骨来寻求神灵的庇护,因为即使是风雨侵蚀,墓地也不过是偶然出现的遗迹而已。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厚葬和盗墓行为的讽刺。在古代,厚葬是一种奢侈浪费的行为,而盗墓则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注释】 “妆奁”: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泛指妇女的梳妆用具。“喜值”:喜庆的时刻。“命本”:指命运本身。“奈我何”:奈何(我)?“抽刀”:比喻做事没有把握。“逐容哥”:追逐美女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出身贫微,一生潦倒。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曾任翰林学士,后辞官归田,过着隐逸的生活。其诗多刺讽现实,风格辛辣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三 〔张晋〕 角抵还将重镇酬,将军建节已堪羞。 如何收得伶奴者,也向官家乞二州。 注释: - "角抵":古时摔跤比赛的称呼,比喻争夺地盘或权力的斗争。 - "重镇":指重要的军事要塞或政治中心。 - "将军":此处指节度使或地方官员。 - "建节":指建立军权或行政权力。 - "伶奴":这里指艺人或艺术家。 - "乞二州":请求皇帝赏赐土地或官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