飧酪还能解渴无,绛霄廊下莫长吁。
他年更上徽陵望,寒食谁持饭一盂。
“飧酪还能解渴无,绛霄廊下莫长吁。他年更上徽陵望,寒食谁持饭一盂。”
张晋在其《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中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此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诗句原文与注释
- 原文: 飧酪还能解渴无,绛霄廊下莫长吁。他年更上徽陵望,寒食谁持饭一盂。
- 注释: 飧(sūn)酪(lào):食用乳制品,如牛奶和奶酪等。绛霄:指宫殿,这里可能是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徽陵:即徽宗陵,皇帝的陵墓。寒食:清明节前一日,古代习俗禁火吃冷食,纪念介之推。
- 诗句翻译
- 翻译: 虽然食用乳制品能够解渴,但在华丽的宫廷里却不应该长吁短叹。未来有朝一日,我定会登上那宏伟的徽陵去远望;清明节时,又有谁会拿着一碗饭呢?
- 赏析
- 历史意义: 此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来表达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作者通过描述宫廷中的奢华生活与其背后的空虚,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淡忘,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腐败的批评。
- 艺术特点: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绛霄廊下”暗指权力中心,而“寒食谁持饭一盂”则暗示了人民生活的艰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也使得其主题更加鲜明。
- 文化价值: 该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张晋的《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历史见解的诗歌,它还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的苦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