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 人于心上知洆处,古在书中非远图。 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 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 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
功名人事巧推迁,谁信此心即此天。 三轴文章只借径,万人优劣谩争先。 岂惟科目一时重,要使勋庸后世传。 此意自期尤自信,端如穮蓘有丰年
闻道君居向紫岩,为渠征役未遑安。 从来古语贫为累,岂谓今时富亦难。 六十里间无一字,几多心事付三叹。 秋来好着新鞭策,要把规模远大看
地卷槁苗尽,人居沸鼎中。 何时霖雨相,梦到武丁宫。
细雨西窗展画筒,江山杳霭几重重。 檐花飞动衣裳冷,疑在云间第一峰。
自分迂疏已遁思,君言造化有他奇。 吾生果赴功名会,不使勋庸愧鼎彝。
钱君杖履到横山,为我传声谈话间。 术动诸君应一笑,不教垂橐怨空还。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 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 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 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 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 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 卒谥文安。 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生卒年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 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 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 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 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 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 卒谥文安。 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