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 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 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 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 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 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 卒谥文安。 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生卒年
游赤松口占
苍虬夹岸几重重,灵液飞流碧涧通。 可是神人易忘世,人间争得此山中。
作深衣小传王希夷有绝句索和语
深衣大带非今士,考礼谭经尽古书。 莫把律诗较声病,圣贤工夫不此如。
题青冈时兄友山楼
万顷平畴一色春,双溪城阙北山青。 登楼不为闲瞻眺,此地前贤尚典刑。
泛免口占
皇家科目喜宏开,试比抽拈不择才。 多少官人无着处,不知能得几人来。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 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
溽暑初蒸日正长,人间何处有清凉。 先生笔下风威劲,便放寒梅次第香。
梅雨书怀并唁汪功父
雨意萧萧重客愁,如何五月便成秋。 士无禄养农无地,早恐秋风惨黑头。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 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吉父,原名金履祥,宋代诗人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 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 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 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 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 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 卒谥文安。 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生卒年
金履祥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 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 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 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 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 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 卒谥文安。 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