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皇后
宫词 紫禁仙舆(帝王的车)诘旦来,旌旗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下,疑是林花昨夜开。 注释: 紫禁:皇宫。仙舆:帝王的车。诘旦:清晨。旌旗:旗帜。遥倚:远远地靠着。望春台:在京城西苑中,春天时花开得特别美丽,是皇帝赏花的地方。庭霰:庭中的雪花。疑是:好像,仿佛。林花:树上的梅花。昨夜:昨天晚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宫廷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宫词 —— 宫廷中的女子们所作的诗或歌。这里特指宫中女官所作。银烛瑶觥竞上元 —— 元宵节那天皇宫里用银制的蜡烛与玉制的酒杯,争相在灯上燃放,以庆贺这个节日。 □□午月正当轩 —— 正月十五日,正是明月映照窗前的时刻。(□□,即“正月”的古体字) 棚头忽唤歌新曲,宛转馀音出紫垣 —— 忽然有人呼唤着宫女们唱新的曲子,余音袅袅从宫墙内传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中元宵夜的诗歌
【注释】 宫词:宫女们的歌谣。 秋高风动角弓鸣,臂健常嫌斗力轻:秋日天高气爽,风吹草动,听到宫角楼上的角号声,知道有战事,但自己身体强健,不担心。 玉陛才传看御箭,中心双中谢恩声:刚听到皇帝传旨,让射箭,心中高兴,听到自己的箭被射中靶心,心里欢喜。 赏析: 此诗写一位宫中女子对战争的态度和感受。前两句写她听到角号声时的情景,“秋高”是背景,“风动”是起因,“角弓鸣”是结果,“臂健”
宫词 迎春燕子尾纤纤,拂柳穿花掠翠檐。 - 注释:迎春的燕子尾巴细长而柔软。燕子在杨柳间穿梭,穿过了花朵,掠过了装饰有翠绿帘幔的屋檐。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里燕子的轻盈与灵动,它们在春天的景色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给春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闻道蕊官三十六,美人争为卷珠帘。 - 注释:据说后宫中有三十六位美女。她们因为听到了消息而争相掀起了珠帘。 - 赏析
【注释】: 宫词:宫廷诗。宫词是唐宋时期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多描写帝王生活、宫廷风物以及宫女们的故事和情思,内容涉及面广,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本诗即属于宫词的一种。 凉秋结束斗炎新,宣入毬场尚未明。 “凉秋”指秋季,“结束”,“斗炎”指太阳刚升起,炎热已消。 一朵红云黄盖底,千官下马起居声。 “毬场”指球门,球类运动场地;“红云”指彩旗,古代皇帝出行时仪仗队的装饰;“黄盖”指仪仗队中的执事官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此题要求考生鉴赏诗歌内容。“宫词”即宫廷诗,是写宫中人或事的诗。一般指唐代皇帝和后妃所作之诗
宫影低垂映柏子池,秋声微度入万年枝。 玉宇凉风多少时,独坐书窗夜已深。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宫影低沉:描述的是宫中景物的暗淡,云影低垂,柏子池的倒影显得更加幽暗。 2. 秋声微度:秋天的声音在万年枝上轻轻掠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哀愁的氛围。 3. 玉宇凉风:用“玉宇”来形容皇宫,暗示着皇宫中的凉爽气息。 4. 多少时:这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暗示了宫女们在深夜的孤独和等待。 5.
宫词 琐窗宫漏滴铜壶,午梦惊回落井梧。 风递乐声来玉宇,日移花影上金铺。 注释: - 锁着的窗户,漏壶里的水滴滴答地响,像是在敲打着铜壶。 - 午梦惊醒后回到井边的梧桐树上。 - 风把乐声从天上送来,飘荡在空中。 - 阳光照射到地面,使得地面上的花朵的影子也映在地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宫中的生活景象和自然之美。首句“琐窗宫漏滴铜壶”描绘了宫廷中静谧而古老的氛围
【注释】 落絮:飘飞的柳絮,随风飘荡。蒙蒙:迷蒙的样子。夏:夏天。楼前:楼的前面。槐树影初圆:指初夏时节树荫下的影子开始清晰可见。传闻:相传。紫殿深处:传说中帝王居住的地方。紫殿,皇帝的宫殿。别有:另有。薰风:暖和的风。舜弦:舜帝时代的琴声。 【译文】 柳絮飘飘,迷迷蒙蒙,立在夏季的天里,楼前槐树的影子刚刚变得清晰。 据说在深深的紫殿深处,另有一种温暖的风进入舜帝时代的琴声里。 【赏析】
注释:清凉的水殿中,乐声悠扬,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仿佛钓上了金鳞一般。皇帝的圣德和仁慈,从未有过杀生,所有的鱼儿都被放回了小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宫庭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隐喻,如“钓鱼”、“金鳞”,这些词语都富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