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行之
屋敝漏疏星,魂清梦转惊。 屋破漏风的星光透进来,我惊醒了,灵魂清明,但一觉醒来又惊觉了。 蛙鸣千百辈,鸟语两三声。 田野里的青蛙叫个不停,几声鸟鸣也传了过来。 意气浑干斗,尘劳未解缨。 我豪情壮志,但尘世的烦恼还没解除。 平生四方志,安肯效蝇营。 我有远大的志向,怎么甘愿去做那些微不足道的蝇营蝇营
这首诗的原文是: 和罗舜举三首 舜举梦中得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二句足成四韵属余和之。 世态醯鸡舞,尘缘野马驰。 眼中惟俗物,梦里是真知。 彩笔神传夜,春池句得时。 渠侬未应愧,百世与风期。 注释: 1. 世态:世间的事态、情况。 2. 醯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预知吉凶的小鸡。 3. 尘缘:世俗的缘分或因缘。 4. 眼中:指人的眼睛里所看到的事物。 5. 唯:只。 6. 俗物:庸俗的事物。 7.
【注释】 1.招隐:指隐退山林生活。 2.郢歌、齐瑟:郢都(今湖北江陵)和齐地(今山东临淄)的民间音乐,以歌声优美著称。 3.寡和:稀少而少。 4.北牖风:指北方的风,暗寓隐遁之意。 5.此心奚所得:这内心能有什么收获呢? 6.要与古人同:意谓我追求的正是古代贤人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自题其诗的作品。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的愿望,并抒发了对古代隐者的敬仰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意思和艺术手法。本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首联写春残花落、日晴阴半;颔联写山色暗绿,江水涨满;颈联写柳絮飘飞,黄莺呜咽;尾联抒发感慨,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答案】 译文: 暮春时节,花儿自行开谢、自开自落;天公不作美地让阳光时隐时现。 青山被暗绿的树叶覆盖着,江面涨满了水,波涛汹涌。
【注释】 《送人归江陵》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送别之情景;后四句写送别后的感慨。首联“久雨”二字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颔联“不因人事谬,安得诗篇工”,表明只有经过艰苦的生活实践,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诗歌,抒发真挚的情感。颈联“莺语唤昨梦,鸡声惊晓风”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不舍和思念之情。尾联“无好句,愁绝有谁同”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后的孤寂和忧愁
注释: 和前韵:和着前面的诗歌。 诗源渺万顷,衮衮来无穷:诗歌的源泉浩瀚无垠,源源不断。 定应游戏尔,岂事雕琢工:肯定只是随意玩耍,不必过于雕琢。 三章见囊颖,一读清头风:在《诗经》的第三章中可以看到这些内容,一遍阅读就能感受清新的气息。 贫儿获兹富,往往至宝同:穷人得到了这些宝贵的知识,往往能够获得财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尊重。诗人认为诗歌是无限的
【注释】罗舜举:名不详,与作者有交谊。腊酒:指腊月里的美酒。催诗:催促作者作诗。二句足成四韵:指第二首诗的前二句已经作好,可以凑足第四句的韵脚。属余和之:是说作者让罗舜举来和这首诗,所以用“属”字。 【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写诗人对世无良乐久已习以为常,骥足谩驱驰。后两句说尚喜心无愧,渠忧人未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坦然。 第三、四首诗中,诗人以梦为喻
蒲州水涨满,春色映花径。 微风拂暑来,雨水与春浓。 聒噪难止息,蛙声未沉寂。 吟诗饮美酒。
【注释】刘晋父:人名。寒食日: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禁火寒食,以纪念介子推。花光相社祠:指花光相祠(位于今安徽芜湖南郊),相传为三国时吴国太夫诸葛瑾所立的庙宇。向园:地名,位于今湖南衡阳市东。绝江访向园:指作者在寒食节到访向园。赏春韵:赏春景之诗。三首:指《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社祠绝江访向园赏春韵》这首诗共有三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游赏花的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幽秀丽
日月游驹迅,光阴激箭驰。 自应怜未遇,谁解语先知。 译文:日月运行如骏马般快速,时间飞逝犹如箭矢般迅猛。自己应该怜悯没有遇到知音的人,谁能懂得我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消息春来好,功名梦到时。 更凭询造物,无作戏人期。 注释:消息:消息,指春天的消息,也泛指时机、机会。造物者:指自然万物的创造者,也就是大自然。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遭遇的哀叹之作。首联写日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