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严
【注释】 普劝:普遍劝导、勉励。四众:佛教徒,指男女老幼。依教修行:依照佛法修行。鸡鸣丑:《礼记》中记载,子时(夜里十点到半夜十二点)为“鸡鸣”。丑,即次,第二天。八首:即《八首偈》,是唐代僧人玄觉所作的一首长偈,内容为劝善之词,有八句,每句八字,共六十八个字,所以叫“八首”,后因以“八首”泛指长篇幅的诗或文章。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寺庙中修行,但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无法静心修行。 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每日的时辰都在提醒众生应该按照教义修行):这是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鸡鸣丑 其四 八首(鸡啼丑时,第八首诗歌):这一句可能是诗人对修行时间的一种象征,也可能是对某个特定时刻的描述。 吃腥膻。饮醲酒。业障痴心难化诱。(吃肉喝酒,业障痴心难以改变)
【译文】 城内外的钟鼓声把夜鸟惊飞。家家户户都熙熙攘攘地忙碌起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鸡鸣丑。 第一句,描述的是天快亮的时候,公鸡打鸣了。这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象征,它标志着一天的开始。 曙色才能分户牖。 第二句,描述了天亮后,阳光照射进窗户的情景,人们开始起床劳作。这句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王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富者高眠醉梦中。 第三句,描绘了富贵人家的生活状态
更拟讲。 日将西。 计想门徒总待归。 念佛一时归舍去。 明日依时莫教迟。
火宅忙。 须割舍。 自古无常谁免者。 暂寄浮生白日中。 终归永卧黄泉下。
善要修。 罪须怕。 不是虚言相诳謼。 阎王未肯受分疏。 煞鬼岂能容谄诈。
足轩车。 多宅舍。 兰室屏帏纯绣画。 一朝禄尽死王来。 生事落然难顾藉。
夜复晓。 晓复夜。 昼夕递迁何日罢。 镜中霜发逐时添。 颊上桃花随日谢。
昼属人。 夜属鬼。 睡是人间之小死。 身即冥冥枕上眠。 魂魄悠悠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