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士雅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①庾家楼:即庾亮故宅。②谢家池:晋谢尚居会稽时,有别墅名东山,在浙江绍兴市东南二十里处。③心静:心境平静。④眼穿:指眼睛因思虑而疲倦。⑤吟人:诗人。⑥咏歌:歌唱诗歌。⑦林下:竹林之下。 【赏析】: 此诗为《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之第四十一首,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看法。诗的开头“五十自寿”四字,表明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即人生如戏,五十岁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原上人侵落照耕,不妨闲看不妨行。 山光积翠遥疑逼,水面无尘晚更清。 蕃草席铺枫叶岸,绿杨风送小莺声。 适情处处皆安乐,但觉尧天日转明。 注释:在原野上耕田的人已经收工了,我不妨停下来看看,也不妨继续前行。远处的山峰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山上的青翠植被仿佛要逼近人的眼睛,而那澄清的水面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明亮。在一片枫叶覆盖的小路上,我铺好了蕃(一种草)制成的草席;绿柳依依,微风吹过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四 林下悠闲气味深,家风不重满籯金。 浮生已悟庄周梦,国士须知豫让心。 千载贤愚同瞬息,百年身世任浮沉。 古来万事东流水,彭祖何曾老至今。 译文: 林下悠闲气味深,家风不重满籯金。 浮生已悟庄周梦,国士须知豫让心。 千载贤愚同瞬息,百年身世任浮沉。 古来万事东流水,彭祖何曾老至今。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林下悠闲的景象和家风传承的意象
翻译: 诗句:洞房门上挂桑弧,身比秋荷渐觉枯。 译文:洞房的门上挂着桑树枝条,我的身体比秋天的荷叶渐渐枯萎。 注释: - 洞房:古代指新婚夫妇的卧室。 - 桑弧:古代用的一种吉祥之物,此处用来象征长寿和福运。 - 身比秋荷渐觉枯: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赏析: 这首诗是瞿士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首句“洞房门上挂桑弧”描绘了一幅画面:在洞房的大门上挂着桑树枝条,这是对生活美好的期许
诗句原文: 男驱耕犊妇鸣机,莫厌贫家活计微。 但得烟霞供岁月,敢嫌裘马未轻肥。 自惊身上添年纪,谁向人间问是非。 死是等闲生也得,牛山何必泪沾衣。 注释解释: - “男驱耕犊”指的是男子驱赶着耕牛耕作;“妇鸣机”则是指妇女在机器声中纺织。 - “莫厌贫家活计微”,意指不要嫌弃贫穷家庭仅能提供的生活微薄。 - “但得烟霞供岁月”,表示只要能够享受到如烟、云、霞般美丽的自然景致来度过时光。 -
在欣赏瞿士雅的《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八》时,我们需要逐步拆解这首诗的含义和美感。下面是对这首诗更详细的描述: 1. 诗句解读: - 写得衰容似十全:诗人以“衰容”比喻自己的面容,暗示虽外表看似完美无缺,内心却可能隐藏着疲惫与沧桑。 - 野情何限水云边:这里的“野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而“水云边”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自由流淌。 - 武陵花木为谁茂:通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
这是一首自寿诗,表达了诗人五十岁后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寻常百种花齐发,只踏残花作地茵。 注释:平常有各种花朵同时绽放,我却只是踩在那些已经凋谢的花瓣上作为坐垫。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虽然身边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但他选择了一种更加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通过踩踏那些已经凋谢的花瓣来坐垫,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 -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八 闲斋夜击唾壶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惯采药苗供野馔,但留风月伴烟萝。 吟中景象千般有,身外功名一任他。 浮世到头须适性,少年莫笑我蹉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首句“闲斋夜击唾壶歌”,描绘了他在宁静的书房中,用酒杯轻轻敲击着茶几,唱起自编的诗歌。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第二句“自算平生幸已多”
【译文】 可惜我的影子和身体一样,不似云台画像的人。 孤零零的船儿迟疑不定,好像想独自远行。 闲挂在草堂上像是相亲一样。 好同范蠡扁舟去游玩,自叹虞翻骨气太盛。 还怕五年三年后,形容憔悴老于真。 【注释】 ①唐:指唐代诗人。十二首:本篇是其中之一。②形影:身影,比喻自己与自己的形体相似。③云台:指汉光武帝时,班固为《汉书》,修《东都赋》歌颂光武功德的汉代著名文臣班固。《后汉书·杨州传》
注释: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三 地僻门深少送迎,妻孥同爱水云清。 绿丝垂柳遮风暗,碧砌花光照眼明。 过客何须频问姓,野人本自不求名。 铺云枕石长松下,燕雀飞来带喜声。 译文: 在偏僻的山中,很少有人来拜访,我的妻子和孩子都热爱着水和云的清新。 绿色的柳条垂下来遮挡着微风,明亮的阳光照射着地面。 路过的人不需要问姓氏,我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山中隐士。 躺在石头上望着天空,享受着宁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