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可
【注释】 骄马(骏马)金笼(笼子):指宫中的骏马。藉草归:在山野里吃草。翠鸾屏曲(屏风上画着翠色鸾鸟图案):指宫里的屏风画着翠色的鸾鸟。染红霏(红色的云彩):指春天时,天空中飘浮着像红色云霞一样的春雨。凭栏(倚着栏杆):倚在栏杆边看风景。山色春风里:在和煦的春风中看着山色。莺儿燕子飞:让黄莺、燕子飞来。 【赏析】 这首宫体诗描写了宫廷中的景色和生活。 首句写宫苑之景。“骄马”二句
“壶树”句:指山间古树苍翠,如同倒挂的酒壶。“苔波”句:指山间水波荡漾,犹如碧绿的苔藓。“月渍皴”:意谓月光映照在山石上,如同被水浸湿一样,形成斑驳的皱痕。 译文:山间古树苍翠,如同倒挂的酒壶;山间水波荡漾,犹如碧绿的苔藓。月光映照在山石上,如同被水浸湿一样,形成斑驳的皱痕。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首句以“壶树”和“苔波”为喻
【注释】壶:酒器;醒眠:使沉睡的人醒来。天地之间,只有这一壶美酒,足以令人神清气爽。 【赏析】诗的首句“一壶天地醒眠小”,用夸张手法写酒之佳。一壶酒能将天地都唤醒了,可见其酒力之猛,也说明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二句“何须更觅五云裘”,言外之意是:只要有了一壶好酒,我就可以傲视群雄,无需再去羡慕五云裘(即彩锦制成的裘衣,象征富贵)。这是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信。后两句“但得醉中闲处好
【注释】 飞:在空中飞翔。小雁:候鸟,每年秋冬时向南方迁徒,春天返回原处,所以叫“雁”。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诗,诗人用“万叠云山”和“飞小雁”作为主要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色图。“万叠云山飞小雁”,意思是说秋天的天空中,群雁排成一字长队向南飞去,在蓝天白云间翻飞,仿佛是一片片叠嶂的山峦,层层叠叠,延绵不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
【注】雯华:云气。渍:沾污。 秋夜,石上滴下的水珠像云气一样在月光中映照着。 赏析: 此诗描写了秋天夜晚山间的景象。首句写月光如洗,照见岩石上的水珠,犹如天上的云彩。次句写山间月影,仿佛浸染了秋霜。三、四句写月光映照在溪水上,使水面出现层层波光。全诗以“石”字领起,用“雯”字点明是雨后,以“渍”字形容雨珠晶莹透亮,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月下的景色
【注释】 暗悲:暗自悲伤。秋色:秋天的景色,指树叶的颜色。素团:白色的花瓣像团团的云彩一般。 一雨飘零飙(biāo)霁寒:一场大雨过后,天空中乌云散尽,气温骤降。飙:旋风,这里指大风。霁:晴。寒:冷。 天净长空:天空湛蓝,空旷高远。 烟敛:烟雾消散。金挂树头山:彩虹在树林上空挂着,好像树上挂着一个金铃铛。 【赏析】 《杂诗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此篇写秋日景象
【注释】 湄(méi):水边。小舟:小船。舣:停泊。山回:山峦起伏,曲折如屏。曲江:指湘江,这里代指家乡。深:幽静深远。 【赏析】 《杂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之一。共二首,此其一为第二首,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诗中描写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江南春色图。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白露沙滩浸绿湄”,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沙滩湿润,一片绿意;“小舟”二字
宫词 水曲朱门漪漾漫,一帘花雨月波寒。 金闺背衬鸳鸯冷,春困秋千立画干。 注释: 1. 宫词:宫廷中的诗篇,多描写宫女的哀怨之情或对宫廷生活的描绘。 2. 水曲朱门:形容宫门周围水流曲折,红墙围绕。 3. 漪漾漫:水面波纹荡漾,显得宽广无垠。 4. 一帘花雨:形容窗外的景色如同花雨一般,美不胜收。 5. 月波寒:月光下的水波显得寒冷刺骨,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6. 金闺:指皇宫中富丽堂皇的内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题灵隐寺》。 第一句“游山无处浣尘埃,出郭寻幽入翠苔”描述的是游山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向往。第二句“众水尽从双涧去,一峰元自五天来”则描绘了灵隐寺周围的山水环境,以及山峰的独特地位。第三句“行春人散题名在,坐夏僧闲听讲回”表现了寺庙中僧人的生活状态。第四句“清磬一声猿鸟寂,石楠花落满经台”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灵隐寺周围环境的描绘
【注释】 长相思:一种词牌名,又名“忆多娇”、“秋夜月”等。 风暖时:风和暖,即春暖。 雨晴时:雨后天晴。 熏褶罗衣:用香料熏染的衣服。 螓蛾:美人的额头,这里指妇女。 愁欲飞:形容愁思难以排解的样子。 枕琼霞:以玉枕承荷,以玉枕为装饰,象征高贵、纯洁,这里代指佳人。 琐窗纱:用小格子装饰的窗户上的窗纱。 帘月楼空燕子家:帘子挡着月光,楼中无人,只有燕子在巢里。 春风扫落花:春风吹动着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