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圭
郑老人,即郑谷。 白头含笑倒长瓢:郑谷年轻时曾以进士及第,官至国子助教。后因直言进谏得罪唐文宗被贬为威武军节度使掌书记,从此过着放逐生活。诗人自比白首人,笑谈中带有自嘲之意。倒长瓢,指其晚年生活。 话到前朝感慨饶:指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遇贬谪。 无复吐茵当日梦:无复,不再。吐茵,比喻退隐田园。当日梦,指早年的官场生涯。 海云楼上对春潮:海云楼,在今江苏江都县北。春潮,指春天的潮汐。 赏析
【注释】 竹边:竹林旁边。睍睆(xiǎn hàn):鸟鸣声。梦魂惊:形容听到鸟叫时惊醒的情状。啼破春风似有情:好像鸟儿的鸣叫声能传达春天的情意。花榭(xiè):花木架,即花台、花阁。柳台:柳树搭成的凉台。金衣:华丽的衣裳。九重城:指皇宫。古代以宫室为“九重”,这里泛指京城。 【赏析】 这首七绝写春日听莺之乐,首句写梦中听到莺声而惊醒的情景。次句写梦中所见,似乎莺声是春天的使者,传递着春天的气息
注释:在户外,人们不断地叫卖紫檀木,但贫穷的人家谁有买香钱呢?为什么不去朱门叫卖呢?沉香木制成的烟在朱门的人沉醉中飘散。 赏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贫富不均、讽刺权贵奢侈生活的诗歌。首句“门外声声卖紫檀”,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紫檀木是制作香炉的上等材料,因此卖紫檀声声不断。然而对于贫穷之家来说,却难以承担起买得起香的钱。第二句“如何不向朱门唤”,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愤怒
【注释】 和用平怀南上人三绝句其三:和用平,即白居易。“三绝句”是三首绝句。“其三”是第三首,这里指第二首。 寒云:冷云。 旧林庐: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山林草舍。 疏:稀薄。 怀人:怀念友人。无路:没有可走的路。 空山:空空的山。秋色:秋天的景色。禽鱼:鸟兽等动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寒云长闭旧林庐,魂魄归来日已疏”,写诗人在寒冷的冬天里,看到冷清清的山林
【注释】 冠佩朝天逐伴归,玉箫声里露沾衣:冠佩指官员的冠带,朝天指在朝廷上为官,归是归去的意思。玉箫声指奏乐的声音。玉箫,一种乐器。露沾衣,形容露珠滴在衣服上,非常湿。 曲终十二楼头月,万里青云一鹤飞:指诗人离开京城后,在旅途中遇到皎洁的月亮和高远的天空、飞翔的白鹤。 【赏析】 这首咏物诗通过赞美仙鹤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和美好境界的向往。首句写仙人乘着仙鹤归来的情景,次句写仙鹤归去时
【注释】1.通财:互通有无,泛指交往。2.赆友:赠送朋友财物以表情谊。3.平气:公平公正。4.极:非常。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贫富不均现象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无私、公平和平等的,而不应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同时,他批评了那些因贫穷而背信弃义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最后,他赞扬了富人慷慨解囊的行为,认为这是值得肯定的。整首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
诗句解析 1 君探龙藏遍,犹有去来心。 - “君”指代知藏者,“龙藏”可能是一处名胜古迹或珍贵物品。 - “探”意味着寻找或探索。 - “遍”表示全面或彻底。 - “犹有去来心”表达了尽管已经探索完毕,仍然有离开和返回的思绪。 2. 久客流年易,故山归梦深。 - “久客”指的是长期在外的人。 - “流年易”表示时间流逝,岁月变迁。 - “故山”指的是家乡、故乡。 -
【注释】 1. 山谷草圣: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他曾任平原太守,故号“平原先生”,又号“颜家”。 2. 涪翁:指杜甫。杜甫晚年流寓在四川的梓州一带。 3. 醉墨:指杜甫的书法。杜甫有诗云:“我书意造本无法。”又说:“笔法如老夫子,落纸雨惊风。” 4. 动惊蛇:形容书法雄浑有力。 5. 六丁:传说中的神,能搬山移石。 6. 玉皇家:皇宫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八句
【注释】 万古:千年、万代。 神交:精神上互相交流。 安道:指陶潜,字泽民,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戴逵书信往来的答覆。诗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与戴逵的精神相契以及彼此对陶潜的仰慕之情。 第一句:“万古神交共此心。”诗人用“神交”一词表明两人的精神相通;“共此心”则表达出诗人与戴逵志趣相投,心意相合。 第二句:“当时何事下山阴?”诗人回忆当初与戴逵一起在山里隐居的日子
【注释】 青山:远山。画图间:画中。紫翠:青翠的树林。归鸟:归来的鸟儿。四窗:指四面窗户。 【赏析】 此为写景小诗,以“看山”为题,写秋日里观赏山水之景。诗人把青山比作画图中的一幅幅画面,用“落日秋风得意看”来表现他登高时的心情。在作者眼中,青山就是一幅幅画图,而那落日与秋风,则是画家的得意笔触。“紫翠重重归鸟尽”,描写了山中树木的苍翠,以及鸟儿们纷纷飞回的景象。“四窗不掩石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