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圭
注释: 试论心事一开颜,万事如今只等闲。 释义:试论心事,心情开朗;万事,指所有的事;如今,现在;只等闲,只是平常。 病起朝朝相唤去,海城西北尽青山。 释义:起床后,天天呼唤我;海城,地名;西北,方位词,指南北的西面;尽,尽是;青山,山名,此处指山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中“试论心事一开颜,万事如今只等闲”描绘了诗人心情开朗,一切事物都变得平淡无奇的景象
【注释】 石笋溪堂:指诗人的家宅,在石笋山中。 白沙青树带人家,门外溪声一派斜:形容诗人家的周围,青山绿水环绕着,门前有条小溪缓缓流过。 欲买扁舟同野老,月明吹笛入蘋花:我想购买一张小舟,和那些乡间老人一起泛舟游玩,在月光皎洁之夜,吹一曲笛子,让歌声飘荡在苹花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开头两句写诗人家的周围,青山绿水环绕着,门前有条小溪缓缓流过。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
【注释】 卧疾:生病。怀:思念。金粟山人:即李白,字太白。 身不能飞只自愁: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却因疾病而卧床不起,只能以诗歌自娱,抒发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闭门卧病尽高秋:闭门,指诗人隐居在山上。高秋,即深秋,秋天的收获季节。此时,诗人已经病了很长时间,身体无法外出,只能在山上静养。 无因去作山人客:没有机会去成为山中的客人,与隐士们共处,享受山林之乐。 长啸清风十二楼:长啸
【注】底事:何事。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无牵无挂地过着闲适的生活,如今却因世事而烦恼不安。我本可以像那出山的仙人一样,逍遥自得,超然物外,可如今却身不由己地被俗务缠身,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注释:出山(指隐居)自笑 将声利付时人,野鹤孤云物外身。 半生双白足,今朝踏破一红尘。 译文:我都把名利交给了世人,就像那些野鹤和孤云在世间以外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何一生都在奔波劳累,到头却只有一双白色的脚
注释: 春秧黄槁百泉枯,龙骨声中泣老夫。 不恨长饥委沟壑,长官秋至索王租。 苦旱,干旱的天气。春秧黄槁百泉枯,形容干旱到了极点。龙骨声中泣老夫,形容老人们因为长时间的干旱而哀叹。不恨长饥委(wěi )沟壑(hè),意思是即使长时间挨饿也不恨,愿意在山沟里饿死。长官秋至索王租,表示官老爷们秋天一到就向百姓征收田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旱灾的无奈和对百姓生活困难的关注
【注释】 方方:方形,这里指荷叶。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独自观赏荷塘美景的感受。首句写荷叶的形与色,次句写荷叶对人开放,第三句写观赏者的心情,第四句写欣赏者的动作和感受。全诗以景衬情,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赤壁画 寒山影落大江流, 赤壁应难似旧游。 风月当年收拾尽, 黄州副使一扁舟。 注释: 1. 寒山:指赤壁之下的山峦,因赤壁之战而闻名。 2. 大江流:长江水流湍急,赤壁下的风景壮丽。 3. 应难:似乎难以复制。 4. 旧游:指过去与周瑜等将领共同战斗的情景。 5. 风月:指自然风光和美景。 6. 收拾尽:形容景色之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7. 黄州副使:苏轼在黄州任上,以副使身份参与政事。
《和用平怀南上人三绝句·其一》是元朝诗人廖大圭的作品,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南上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接下来,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寒窗贝叶共平生: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寒冷的窗户旁边,贝叶(一种佛经)陪伴了作者的一生。"贝叶"在这里象征着佛经,而“共平生”则意味着这些佛经伴随作者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这里的“寒窗”可能暗示了作者在寂静的环境中阅读或思考佛经的情景。 - 听尽灯前片雨声
郑老人,即郑谷。 白头含笑倒长瓢:郑谷年轻时曾以进士及第,官至国子助教。后因直言进谏得罪唐文宗被贬为威武军节度使掌书记,从此过着放逐生活。诗人自比白首人,笑谈中带有自嘲之意。倒长瓢,指其晚年生活。 话到前朝感慨饶:指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遇贬谪。 无复吐茵当日梦:无复,不再。吐茵,比喻退隐田园。当日梦,指早年的官场生涯。 海云楼上对春潮:海云楼,在今江苏江都县北。春潮,指春天的潮汐。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谢”“云林”“愧此心”“珍重”等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书写。 【答案】 谢家三径新耕处,还向王孙借一丘。 闭门造车非所闻,俎豆何人肯自羞。 珍重故人相命席,春风堂下长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