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 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 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 学诗于余阙。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 旋授学正。 不久逃去。 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 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 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 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 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 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
除夜客中
岁月遽如许,蹉跎老却人。 一年惟此夜,明日又逢春。 湖海未归客,风尘多病身。 感时浑不寐,灯火独相亲。
失父零丁
敬白诸君行路者,敢告重罪自为积。 恶致灾交天困我,今月七日失阿爹。 念此酷毒可痛伤,当以重重用相赏,请为诸君说事状。 我父躯体与众异,脊背伛偻卷如胾。 唇吻参差不相值,此其庶形何能备。 请复重陈其面目,鸱头鹄颈獦狗啄。 眼泪鼻涕相追逐,吻中含纳无牙齿。 食不能嚼左右蹉,□似西域□骆驼。 请复重陈其形骸,为人虽长甚细材。 面目芒苍如死灰,眼眶臼陷如米柸
叔能,原名戴良,元代诗人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 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 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 学诗于余阙。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 旋授学正。 不久逃去。 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 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 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 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 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 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 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 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 学诗于余阙。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 旋授学正。 不久逃去。 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 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 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 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 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 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