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白
注释: 赠李溟秀才 —— 李溟,字清江,号子山,唐代诗人。他是杜甫的朋友,他的诗作风格清新,善于捕捉自然景色的美妙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南居古庙深,高树宿山禽。 —— 我住在南边的旧庙里,高耸的树木上栖息着山鸟。 明月上清汉,骚人动楚吟。 ——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天空,诗人被激发起了创作的灵感,写下了优美的诗句。 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 —— 我的几首诗歌都遵循古代诗歌的韵律
【注释】 寒空:指天。金锡:佛教称金属性之物。响:指佛经的梵呗声。渭阳津:古关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渭河北岸。来雁:指信使。故人:老朋友。清凉月:指月光。宿因:宿缘、宿因。语宿:指谈论。 【赏析】 此诗写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佛法的向往。首联“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写送行之景。寒空指天,金锡即金属之声,指佛经的梵呗声,响指声音,欲过渭阳津指将要过五台了
家山临晚日, 海路信归桡。 树灭浑无岸, 风生只有潮。 岁穷程未尽, 天末国仍遥。 已入闽王梦, 香花境外邀。 注释: - 家山: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 海路:海上的道路或航程。 - 树灭:指树木消失,暗示时间流逝。 - 浑无岸:形容海路无边无际,看不见岸边。 - 风生:风吹起来。 - 岁穷:一年的结束或尽头,这里指一年即将过去。 - 天末:天空的边际,这里比喻远方。 - 国仍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婵娟、圆缺、露、烟、皎、清辉、皓魄、望。 【答案】 八月十五夜玩月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译文: 西北的天空中弥漫着黄云,听到画角声声传来的是忧愁。 阴山之下连夜的雨,使得白草遍地秋天的景象。 乱飞的雁群在寒冷中渡过河流,沙漠中的风沙吹进了废弃的楼阁。 何时才能看到边地的人们不再涂脂抹粉,此地才能看见芳草萋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感慨与思念。首句“西北黄云暮”描绘了边塞地区黄昏时分,天空中黄云密布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第二句“声声画角愁”
注释: 寻山僧真胜上人不遇:寻找山中的僧人,真胜上人没有遇到。 松下禅栖所,苔滋径莫分:在松树下打坐修行的地方,小路上满是苔藓,无法分辨。 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春天的傍晚,看到青山;深夜,听到流水声。 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不坐着看心(佛教术语),应随着出定的云彩飘荡。 猿猱非可问:猿猴不是可以询问的对象。 岩谷自空曛:岩洞山谷中自然昏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描述
知师远自燉煌至,艺行兼通释与儒。 还似法兰与上国,仍论博望献新图。 已闻□陇春长在,更说河湟草不枯。 郡去五天多少地,丕腾得见雪山无
荒斋增暑梦,数夕罢冥搜。 南极高僧问,西园独鹤愁。 兴生黄竹晚,吟断碧云秋。 共是忘机者,何当卧沃洲。
林下别多年,相逢事渺然。 扁舟浙水上,轻策剡山前。 坐石吟杉月,眠云忆岛仙。 何期归太白,伴我雪中禅。
抗蜀复临秦,凝岚万古新。 峭连河汉地,气爽市朝人。 影里天家桂,光中陆海珍。 爱山兼恋此,偏柰与谁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