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标
【解析】 此诗为酬答刘平子的一首。刘平子即刘禹锡,与诗人是好友,二人曾同游苏州天平山、虎丘等地,有诗作相赠,其中“玄言堪捉麈”一句,就是赞美其高超的佛理造诣。 “侵晨同策杖,攀陟几巑岏。”意思是:早晨我们一同拄着拐杖登上山峰,山路崎岖险要。 “秋老山容淡,僧闲法界尊。”“秋老山容淡”,意为:秋天来临,山色渐淡;“僧闲法界尊”,意思是:僧侣们清静无事,佛法无边。 “玄言堪捉麈,幽谷不闻猿
诗句释义: 1. 卧游兴不浅,醉墨扫江山。- 表示对陶山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卧游,即在闲暇时游览山水;醉墨,形容饮酒作画的情景。 2. 落落松涛壮,泠泠溪水潺。- 描述松林如海、瀑布声大的景象。 3. 云净诸峰出,莺啼百卉斑。- 描述云雾散尽后,山峰清晰可见,百鸟齐鸣,花草色彩斑斓。 4. 桃源何代子,来往一舟间。- 表达对陶山人如同古代桃花源中的人物一样,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注释】 1.山行: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泛指在乡村小路上漫步。 2.一径遍桑麻:一条小路两旁都是种植的桑树和麻类植物。 3.树树当门立:每棵树都像门一样直立着。 4.枝枝交户斜:树枝相互交错着向门口倾斜。 5.邻翁庆馈酒:邻居的老者庆祝节日时送酒。 6.童子斗穿花:童子们互相追逐嬉戏,穿花而过。 7.圣朝余乐事:在圣明的时代,还有这么多的乐趣。 8.半:一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田园风光的诗
【注释】 1. 客中:客居异乡。至日:指冬至的那天。 2. 世事愁人问:人生在世,总是会遇到很多令人忧愁的事情。 3. 长途休记年:长途旅途中不要过于关注时间。 4. 高风寒暮雨:天气寒冷且伴有暴风雨。 5. 落雁失霜天:傍晚时分,大雁失去方向,不知去向。 6. 节序三冬近:农历十二月已经接近尾声。 7. 葭灰一夕先:农历十一月末,人们会点燃火把驱散寒气。 8. 穷愁拚共醉,把酒意茫然
【注释】: 闲居:诗人闲居无事,寄情山水。 草阁春云薄:草屋在春天的薄云笼罩下显得幽静。 危墙澹日斜:残破的老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 荒林:荒芜凋零的树林。 容噪鹊:容得下喧闹声。 废沼:废弃的水池。 乱鸣:杂乱的鸣动。 苔绿:苔藓的颜色是青绿色的。 溪边树:溪边的树木。 池开岩畔花:池塘边岩石上的花。 颓然:颓废的样子。 丘壑:山间坑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小诗。
【注释】 至日:即冬至日,指冬季的开始。风兼切:寒风阵阵。羁栖:羁旅飘泊。堪:堪能、能够。目随归鸟尽:目光追随归鸟直至看不见踪影。心逐暮云边:心思追随黄昏的云彩。故国烟霜候:故乡的烟和霜是一年四季不断更替。他乡留滞年:他乡滞留了整整一个年头。天涯:天边。归梦短:回家的梦很短。愁杀线长悬:为一条长长的思念之线所牵挂而愁苦。 【赏析】 诗人在冬至日登高远眺,触景生情,不禁思绪万千
【注释】隋堤:隋炀帝时所筑的堤。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情的诗。诗人在旅途中遇风,返棹而息于隋堤之上,遥望烟花如海,烟雨迷蒙,心中无限感慨。“孤怀凭遣兴”,以孤寂的心情聊作遣兴。“客梦未安栖”,客居他乡,夜来好梦不能成眠。“炎酷”句,是说酷暑难耐,思欲乘凉游泳,然而又担心马蹄被热浪灼伤,所以心有余悸,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两句,“吾生平似叶,风入任东西”,诗人自比为飘泊不定的树叶,随东风漂泊
【注】友生:友人。逆旅:客店。 遇节:逢七夕。 津:指天津桥,这里借代天。 休疑:不要怀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苏州与朋友何文起同游七夕节时所作。诗中写自己与友人同处异乡,每到节庆之夜,就难免触景生情,不禁悲从中来。但诗人并不因此而忧伤,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离别,认为“此夕真何夕?休疑别泪频。”即今夜就是今晚了,不要怀疑,不要为离别而流泪,因为离别也是人生常有的事,不必过于悲伤
【注释】 镇海楼和何文起:这首诗是作者在登高远眺时,看到粤王台的残破景象,感慨万千写下的。镇海楼位于粤王台下,何文起即指何承天。何承天为南朝宋人,他曾任广州太守。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作者登上镇海楼,面对粤王台旧址,不禁想起当年南汉王朝的兴衰更易,于是发出“胜地怜今昔,雄图几废兴”的感慨。 首句“粤王台畔北”,点明地点。“面面俯崚嶒”,是诗人登上粤王台所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诗前两句是说,彩画的木船在明朝早晨就要出发,我们在此相聚宴饮。彩鹢,即彩船。相携:相互搀扶。聚筵,宴饮。“槎”是小木筏,这里指船。“汉作使”,用《汉书》中苏武牧羊北海的故事,借指出使。郭子仪,唐代著名大将,曾任朔方节度使,镇守边塞,曾被封为汾阳王。后因功封东平郡王,世称郭公。唐肃宗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讨伐安史叛军。他为人忠厚,有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