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继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首联“烽火传西夏,干戈又早秋”是全诗的起兴之词,起兴于“烽火”,写边塞战事不断,战火连天,烽烟四起,而秋天到来的时候,又是战争频发之时,这两句既交代了时事的背景,又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后文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忧思作了有力的烘托。“烽火”“干戈”等词语,在此处都是借代战争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强烈谴责。颔联“已闻百万尽,未解九重忧”承接上句
注释: 闻警:听到警报。 权总周连帅,爵悬汉彻侯。 权,这里是借用“权”字的谐音来表达对周德威的称呼。周德威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曾担任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他为人豪爽,有武略,深受部下的拥戴和百姓的爱戴。后来,石敬瑭篡位称帝,建立了后晋王朝。周德威因为参与平乱有功,被封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兼侍中、河阳监、河阳节度使,并封为周国公。但是,由于他的部属中有投降唐朝的,因此被解除了兵权。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具体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既考查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也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本是仙家畜,今归册府藏”,意思是:本来是天上的仙兽,现在被收藏在了朝廷的仓库里。“本是”点明鹿的来源,“本是仙家畜”交代了鹿的身份及来历
【注释】 ①输挽:输送。 ②饷师:指供给军队的粮草。 ③直北羽:直指北方的羽毛,这里代指南宋朝廷。 ④心折:心服。麾:指挥用的旗子。 ⑤六郡:指河南六郡。六郡良家子:指在河南六郡中出身好的人家子弟。 ⑥三河:指黄河、洛水、淮水流域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侠少儿:指少年豪杰之士。 ⑦祈父:古地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⑧何为:《诗经·小雅·祈父》中有“祈父,亶监于天!求尔于帝,得尔于亭”句
敖嘉猷以诗招饮次韵奉答 景物悲摇落,凉风又报秋。 偶逢仙客召,同散旅人愁。 绿泼皆新酿,白头总旧游。 殷勤莫惜醉,明月在西楼。 注释: 景物悲摇落 - 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气氛。 凉风又报秋 - 秋风带来了秋天的消息。 偶逢仙客召 - 偶尔遇到了仙人的邀请。 同散旅人愁 - 与旅行者一同分散了忧愁。 绿泼皆新酿 - 绿色的树叶就像新的酒一样。 白头总旧游 - 白色的头发代表了长久的回忆和旧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第一句:“玄圃深钟瑞,宜春旧擅名。” - “玄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宫,这里用来象征高贵和神秘。 - “深钟瑞”:指祥瑞之气深沉而持久。 - “宜春旧擅名”:在春天的时候,这个地方(即玄圃)因为某种原因而闻名。 注释:这首诗以玄圃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祥瑞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玄圃深厚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第二句:“异毫留墨润
敖嘉猷以诗索饮次韵招之 君如时问字,不惮往来频。 斗酒家藏久,园蔬市取新。 正堪同酩酊,无复叹沉沦。 聚散吾生事,那能长比邻。 注释: 1. 君如时问字:意为你的学识和才学如同及时雨,为人们解疑释惑。 2. 不惮往来频:意为不怕来回奔波,愿意频繁地与你交往。 3. 斗酒家藏久:意为家中的酒足以供你品尝一斗。 4. 园蔬市取新:意为市场上新鲜的蔬菜。 5. 正堪同酩酊:意为正好可以一起醉酒。 6
注释: 费国聘入贺还蜀费国,即费祎,字文伟,三国吴人。诸葛亮的弟子,后随刘备伐吴,任丞相府参军,封亭侯。入蜀后,任尚书仆射。建兴六年(228),刘备死,费祎代诸葛亮辅政,后受封南乡侯,拜大将军。建兴十二年(234),为尚书令。建兴十三年(235),为太子太傅。延熙元年(238),进位为大司马,录尚书事。章武三年(223),刘备死,刘禅即位,拜大将军。建兴七年(229),立为相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暂辍明光草,遥分大国桐 - 暂辍明光草:暂时停止使用明光草。明光草,一种草药,可能与某种药物或疗愈有关。 - 遥分大国桐:将大国桐送给史应之。大国桐,即大梧桐,象征高贵和权力。 双旌来日下,四牡向天中 - 双旌来日下:两辆马车从远处驶来。旌旗,古代用于指挥军队或仪仗的工具,此处可能指使者的到来。 - 四牡向天中:四匹马朝着天空方向奔跑。四牡,形容马众多
【注释】 籞:古代一种用粗麻布做的帘子。 甡甡:雄壮的样子。 町疃(túnduàn)迹:指鹿在田中的足迹和蹄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诗。应制诗是一种宫廷诗歌,通常用于向皇帝呈献。诗的内容应该是赞美画中之鹿的,因此诗人采用了“恭题”的方式。 首句“匹练开仙籞”,以一匹白色的绢为引子,引出画中的鹿,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次句“良工赋象奇”,称赞画师的高超技艺,将画中鹿描绘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