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1.电白:今广东省电白县,位于湛江市东南部沿海地区。海安:今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2.篱落:栅栏。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 3.又:再次、重新。 4.过闻猿:指听到猿声。过,听见。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海安(今江苏南通)任上期间。诗写自己路过家乡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无多篱落绕柴门”,描写了诗人经过时看到的情景。没有多少围墙围着柴门,表现出诗人的家世并不富有
【注释】 琼南:指海南。杂咏:即杂体诗,内容较为自由,不拘格律。穷溟:大海。无复雁南翔:没有鸿雁向南飞翔了。腊月家家插稻秧:农历十二月正是插秧的时候。粘实酒:用糯米酿制的一种酒。梅花白:冬末春初,梅花开放,花色为白色,故称梅花白。菊花黄:秋末冬初,菊花开放,花色为黄色,故称菊花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海南地区冬季农事活动,来表现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风土人情。全诗共四句
【注释】 渐入:逐渐深入。电白:县名,在今广东高州市东。海安:县名,在今江苏海安县北。深林瘴:指山林中瘴疠(dáo lì)病。久矣:很久了。蓁莽:草木丛生。何劳:何必。更作罗:用罗网捕捉。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作者从电白到海安的途中所见景色,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山行所见的自然景观。“渐入”点出行程之远,“深林瘴渐多”,写进入山区之后,气候由炎热而变得闷热
【注释】 绝巘:极高峻的山岭。 争先:争相领先。 肩舆:用肩抬的轿子,代指轿。阪:山坡。虾蟹:水族动物,多生活在河、海中。潮声:海水涨落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登临山巅之后,由山脚沿山路向上行走,途中所见景象与所闻之音,都一一被诗人记入诗篇。 首句“绝巘层峦若上天”,描写了山势的高峻陡峭。山峰耸立,直入云霄,好像要飞上天空一般。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注释】 自:从,由……而来;电白:今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古称高州,是古代岭南的交通枢纽。海安:即今江苏海门,为古时吴王阖闾所建,故址位于今江苏省海门县境内。诸溪:指众多的山间溪流。滂湃:水流湍急貌。众峰巍:许多山峰巍峨耸立。牧竖:牧童、农夫。歌声出翠微:牧童在翠绿的山峦中唱着歌。绝壁有花皆倒出:陡峭的山壁上开满了鲜花,都倒挂在上面。深山无鸟不低飞:深邃的山里没有一只鸟儿能高高地飞翔。 【赏析】
【注释】 自电白至海安:从电白到海安。电白:今广东电白县,古称罗州。海安:今江苏海安,古称盐城。排卤簿:排练仪仗队。卤,通“锣”。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抒怀诗。诗人由电白到海安,一路走来,沿途所见景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句是说春云过后,路上仍留有湿润的痕迹,说明诗人在旅途中走得很快。次句写岭上树木,晴日里看,树影更显得茂密了。这两句话是说,虽然春天的景色很美丽,但由于行程匆匆
【注释】 自电白至海安:从湛江到海安,是广东省沿海的一条水路。 瘴云乍起四天低:瘴气缭绕的天空忽然阴沉下来,遮蔽了四方。 鳷鹊飘鹞无定栖:比喻人漂泊不定,无所依靠。鳷鹊、鹞子都是鸟,这里以喻人。 不是据鞍凭老马:意思是说,如果只是骑着马四处乱闯,终究是要迷路的。 纵逢沮溺路终迷: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到处奔波,那么最后的结果也是找不到出路的。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首联点出地点
【译文】 自电白至海安,沿途经过千峰万岭,夕阳西下,山中客旅稀少。 雾气弥漫,东风轻拂,衣衫仿佛沾湿。 老猿在树下饮水,黄犊随带家禽归村。 【注释】 电白:地名。 海安:地名。 涧饮:指在溪涧饮水。 禽归:指家畜归巢。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从电白至海安的途中,沿途所见景色如在眼前,所感之情油然而生,便将所见所感一一记录了下来。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自河头入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古诗词。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一句诗句,并给出相应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句原文: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 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 诗句翻译: 1.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天里,新长的草斜着侵占了石子铺成的小道。 2. 春花如锦木芽肥:春天的花盛开得像锦绣一样,而树木的新芽则显得十分茂盛。 3. 鹧鸪本是南翔鸟
注释:从河头进入山里,树林里响着千声号角声。绿树重重,春天已经渐渐来临。不知道这是哪条路上的行人,在鸡鸣时节你又在想什么呢? 赏析:诗题中的“自河头入山”,指诗人从黄河岸边进入大山之中。黄河之滨是古代的交通要道,这里人烟稠密,商旅往来不绝。诗人从河边经过,看到千声号角声从茂密的树林中传出,想到自己即将踏上归途,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于是挥笔写下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