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所作的《题庐陵王子嘉古城读书处》。 诗句注释: - ①古城阴处:指子嘉读书的地方位于山中古宅的背阴之处。 - ②饶古木:周围生长着很多古老的树木。 - ③烟水绿:指远处的江水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景色。 - ④茅堂:简陋的草屋。 - ⑤先生:对读书人的尊称。 - ⑥山泽列仙臞:形容山间隐居之人,身形瘦削,像仙人一样。 - ⑦箧无黄金家有书:形容虽然物质贫乏
蜀府命题所藏宣和瑞鹤图宣和道君天帝子,降灵下作长生主。 宣和时期,天帝之子降临人间,成为主宰长寿的神。 风流不混世间尘,清出冰壶湛秋宇。 仙禽的风采超脱世俗尘埃,纯净如冰壶秋水。 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编玉策多奇勋。 它的前身曾是太霄界的君王,拥有金书玉简和众多功绩。 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东度三山云。 感受到仙禽有四十只翅膀,它朝圣向东穿越三座高山。 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门。 它留恋不去
``` 江空水落寒无波 倚天赤壁高嵯峨 雪堂老苏从二客 携酒夜载扁舟过 中流扣舷发棹歌 有酒不饮当如何 鳜鱼三尺鲙白雪 临风细酌金叵罗 酒酣耳热歌再起 直溯空明三百里 一声孤鹤横江来 明月在天天在水 酹月呼嫦娥 仰天听天语 洞箫吹彻广寒秋 却挟飞仙共高举 人生行乐须及时 昨日少壮今日衰 功名自昔等炊黍 英雄徒为曹瞒悲 画史独何心 丹青托千载 江云山月想登临 仿佛图中见风采 后来游赏岂乏贤
秦淮谣送郑太守归光州石盘山 金陵古帝州,山水天下壮。 大江九道通秦淮,白头浪蹴桃花涨。 一苇不可航,倒浸钟山青。 虎石何崔嵬,高压长干城。 年年送人此离别,官柳条青几回折。 冥鸿望断三山烟,重到怜君头似雪。 呼酒凤凰台,解君金荔枝。 人生富贵岂不乐,角巾归里今奚为? 北渡秦淮水,西登石盘山。 黄鹤招欲来,心与云俱闲。 草堂只在青松里,大儿将军小儿喜。 斑斓舞彩春当筵,斫绘雕盘奉双鲤。 我歌秦淮谣
蜀府命题所藏唐十八学士瀛洲图 唐代,有十八位学士被称为唐八大家,他们被画进一幅名为《瀛洲图》的画作中。 译文: 唐代时期有十八位学士被誉为唐八大家,他们的形象被绘制在了一幅名为《瀛洲图》的画作中。 诗句注释: 1. 唐:指唐朝;八:这里指十八位;学士:古代对学者的一种尊称。 2. 所藏:被收藏起来。 3. 唐十八学士瀛洲图:描绘了唐朝十八位学士在瀛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中的图像。 赏析:
渔乐图为茅指挥题 渔郎家住鸬鹚湾,水云千顷茅三间。 太平身不识官府,只将网罟营朝餐。 大儿扳罾露两膊,小儿鸣橹垂双鬟。 烟波托命作畎亩,蒲蓑不怕风雨寒。 东泛白苹渚,西泊黄芦滩。 水边长觅鸥鹭伴,天上那识鹓鸾班。 得鱼归来慰妻子,收拾丝纶坐篷底。 菱租剩有输官钱,沽酒街头籴新米。 紫蟹黄金螯,白鲫丹砂尾。 错杂罗盘餐,交欢聚邻里。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渔翁生活的词
燕京杂咏 鸭绿微生太液波,芙蓉杨柳受风多。 日长供奉传新谱,教舞天魔队子歌。 注释:在皇宫里,有一群鸭子和一些绿色的水生植物,它们生活在太液池中。这些植物像荷花一样盛开,柳树也随风摇曳。在漫长的白昼里,皇帝会听到宫女们唱着新编的歌曲,她们会教舞蹈给天魔队的士兵,让她们学习这支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宫中的景色和生活。诗中的"鸭绿微生太液波"描绘了皇宫中的湖泊,湖水的颜色是淡绿色的
注释:秋天的燕京,草原上已经结满了霜花,猎鹰在疾风中翱翔。 内官们连续几日都未被宣唤进宫,他们只好去狩猎黄羊,把捕获的黄羊献给尚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燕京景色、打猎场面以及官员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秋高气爽的燕京城景和猎手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 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 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 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山庄别筑楚城西,百亩桑阴水一溪。 莎草雨晴黄犊卧,稻花风暖白鸠啼。 沽来官酒春祈社,读罢农书晓灌畦。 孝悌力田新有诏,姓名还向御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