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登道
【释义】 明月沉没在大海,落叶离开枝头。 愁见东流的江水,滔滔不断而没有止期。 【注释】 1.古意:即古诗中的意趣或意境。 2.月沉大海:指月亮落入大海,暗喻人去楼空。 3.落花离故枝:比喻女子嫁作他人妇,与旧时情人分别。 4.汤汤无复期:指时光飞逝,不可挽回。 5.东流水:指向东流逝的江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前句写景,后句抒情。首句“明月沉大海”,是说月亮已经沉没在大海之中
注释: 幽兴:幽静的兴致。 佳期:美好的约会。 复何在:又在哪里呢? 策杖:拄着拐杖。 春山阿:春天的山边。 林中有幽事:林中有一些幽雅的情事。 酌酒:酌酒自饮,表示自斟自饮,独自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的首句“幽兴”,即指隐居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看到春天的景色,心情十分舒畅,于是决定在这里小住几日。“佳期”,即约定的时间。诗人在春天的山中漫步,心情很愉快
幽兴 青鸟何时来,衔书过东海。 报道瑶草春,三花日堪采。 注释: 幽兴:幽雅的兴致。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常用来指代信使。衔书:口叼信件。 东海:这里泛指南方。 报道:报告、通报。瑶草:神话中的一种仙草。春:这里指春天来临。三花:这里指三种花草。日:阳光。堪:可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三句写青鸟来时带来的消息:西王母的使者将带来书信和佳报。第四句写收到佳音后的喜悦之情
【释义】:幽人,隐士;翠微,指青山;金光草,传说中的一种草,可以驱邪治病。瀛洲路,神话中的仙境。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深山中与隐士相遇时,发现隐士手中燃着的并不是香烛,而是能驱除疾病、带来光明的“金光草”。隐士笑指仙境,说明他已找到了通向仙境的途径。全诗语言平实质朴,却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注释】 飞:飞翔 飞飞云中鸟,湛湛清波鱼(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和清澈碧绿的水面里游弋的鱼儿): 以鸟和鱼自比 会合:指人世间的相逢 当何时:什么时候才能相遇 【赏析】 《古意》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把鸟和鱼比作自己和世俗之人,抒发了诗人渴望与世俗之人相会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飞飞云中鸟”,以鸟自况,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
【注释】 幽兴:隐居时的兴致。初日耀阳林:初升的太阳照射在树林上,使树木更加明亮。潭景倚春树:池塘景色依靠着春天生长着的树木。时聆众壑声:不时听到山谷中的回音。不知夜来雨:不知是什么时候下雨的。 【赏析】 此诗写隐居时的兴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首句“初日耀阳林”,以“初日”点明时间是在清晨,而以“阳”字点出阳光明媚,为下文作铺垫。次句“潭景倚春树”,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天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此题的解答可按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理解诗句大意;第二步,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关键词;第三步,赏析句子含义和作用;第四步,分析全诗的情感。 “莲实何离离”,莲花果实多么茂盛繁盛啊!“莲实”是指莲花结出的果实,“离离”即“纷纷”,指莲花果实茂盛的样子。莲花盛开的时候,莲子还没有长成,所以诗人说莲花的果实“何离离”。 “花开日莫时”,莲花盛开的时候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柳的赞美与怜惜。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绘,表达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依依杨柳枝:依依,形容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依依杨柳枝,形象地描绘了杨柳的柔美与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青青可怜色:青青,形容杨柳的颜色鲜绿。可怜色,则表示杨柳虽然美丽,却也有它的脆弱与不易保护之处。这句诗既表达了杨柳的美丽,也表达了其易逝的特性,使得诗人更加怜惜它们。 欲折不胜情:欲折
注释: 幽兴:即《幽栖赋》中的“幽人”所居之处,指隐居之所。 太虚恒寂然:太虚(宇宙)始终是寂静的。 众类纷以作:众多的事物纷纷出现。 中有蓬栖人:蓬草中有一个隐居的人。 游心在玄漠:游心于玄妙、清冷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追求自然、远离世俗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注释: 春意照耀着罗帏,林花开得鲜艳如彩。为了寄给远征的人,时光匆匆不能等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春”为线索,从春色、春光、春情三个方面写来,表现了对远征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春天的美好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首句“春意照罗帏”,描写了春天的到来,阳光照射在罗帏上的情景,给人以温暖和明亮的感觉。这里的“罗帏”指的是窗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蜜意。 第二句“林花发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