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登道
【注释】 烟水云林图:指《潇湘奇观》(又名《潇湘夜雨图》)。潇湘:指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一带。 淡烟和雨大微茫:淡烟、细雨朦胧,迷蒙一片。 造化:指天地自然。 点缀工:点缀得很精巧。 幽人:隐士或高士。安笔格:把笔墨安排得当。 好将消息问鸿蒙:好向宇宙间询问天地万物生成的消息。鸿蒙:指天空,这里指宇宙。 【译文】 烟雾迷蒙着细雨,景色朦胧,大自然由来如此,是天地间的点缀。
注释: 坠叶断秋蓬:秋天的树叶已经坠落,像秋蓬一样飘落。落叶断秋蓬,年华落镜中。 自惭明月影:自己因为羞愧于月光下的影子而感到惭愧。自惭,自己感到惭愧;明月影,月光下的倩影。 罗帐不禁风:罗帐(一种丝织品)被风刮动,不禁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落叶、秋蓬、明月作比,写出自己的心绪,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哀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感慨和无奈
蝉儿在绿窗下悲鸣,傍晚时分;大雁在秋风中哀叫,寒意逼人。 我站在门前盼望行人的踪迹,但只有落寞惆怅。 山间山上皆是我的惆怅,因为无人能解我心忧
这首诗的意境是:在灵源山的碧林深处,云雾缭绕,飞瀑高挂。谁在这里吹起了琼箫,引来了白云。明月当空,风露寒冷,凤凰群飞,九霄翱翔。 注释:灵源: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清寂:寂静无声。碧林:绿色的树林。氛:烟雾。谁:指谁在那里吹箫。弄:玩弄。白云:天上的云。明月:月亮。满天:整个天空。风露冷:风和露水都很凉。九霄:天空的高处。凤凰群:一群飞翔的凤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注释: 南国的佳人:南国,指南方;佳人,美人。 华姿皎如雪:美丽的姿容皎洁如同白雪。 掩袖扬素波:遮住衣袖扬起白皙的手臂。 含情对明月:含情(含着情思)面对明亮的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美貌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佳人的外貌和动作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动人的姿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 题笔底烟霞图,这是一首七绝。此诗写景抒情,意境高远,气韵苍莽,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山水佳作。 第一句“苍茫元气自无穷”,苍茫二字点出作者胸中之浩渺无边的气势,元气二字写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两句写诗人胸襟阔大,志向高远,意在言外,给人以启迪。 第二句“万叠云山一抹中”,写景工致,形象生动,境界开阔,笔力雄健。万叠云山,指层峦叠嶂、峰峦起伏的连绵不断的群山,用一“万”字夸张其多
苍茫之气浩瀚无边,仿佛如雨又似烟雾。 幽人亲自领略其真谛,石田笔管自耕自作。 注释: 1. 苍茫元气浩无垠,似雨如烟各未分。 - "苍茫":指广阔的天空或大自然的广阔景象。 - "元气":指宇宙间的原始生命力或万物的本源。 - "浩无垠":形容空间广大无边。 - "似雨如烟":比喻自然的景象多变且难以捉摸。 - "各未分":各自保持着独立和完整性,没有完全融合。 2. 却是幽人亲领略
注释:山光云影图:描绘山林中光与云的影子。 林壑苍茫宿雾浓,冥蒙烟雨翠连空:山林间苍茫,夜晚的雾气浓密,朦胧的烟雾和雨气连成一片,笼罩着整个天空。 岂知造化难收拾,却入幽人楮素中:我怎会知道大自然的变化是如此艰难,无法控制呢?但最终它还是进入了那些隐居的人的笔下。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山林中自然景象的变幻无常,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句“林壑苍茫宿雾浓”描绘了山林的广阔和夜晚的迷雾
注释: 孤雁断边城,深闺空复情。 这是首句,描绘的是一幅荒凉的边城景象和深深的闺房情景。"孤雁断边城",用孤雁来象征孤独的自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闺空复情",描绘了女子在空荡荡的房间中独自思念丈夫的情景。 愁心似春草,抽尽死还生。 这是次句,描绘的是心中的忧愁如同春草一般蔓延开来,即使枯萎死亡也会重新生长出来。"愁心似春草",形容女子内心的忧愁如春草般难以抑制。"抽尽死还生"
注释:我内心悲伤,像悬在夜空中的月亮一样;思乡之泪,遮住了脸上的罗巾。 双栖,故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