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注释】 ①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有人为石梁写了一首歌谣。 ②缚竹编芦:用竹子和芦苇编窗户。 ③晴光晓透土床来:晴天的阳光照进了窗下的土炕(床上)。 ④满城要待秋花插:城里的人们都盼望着秋天的花来插瓶。 ⑤汲水:打水。 ⑥绕篱浇菊栽:在篱笆旁边浇水、浇花,培栽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情趣的小诗。首句写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安逸;次句描绘了农村早晨的生活情景;三句写出人们对秋天的喜爱
【注释】 缟袖:白色的衣袖。 娉婷:姿态美好。 天花:即雪。 锦笺:精美的纸。 伯时:李公麟,北宋画家。 【赏析】 这首《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前两句描写雪景之美,后两句抒发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怀念之情。 诗句: 1. 缟袖娉婷舞柘枝,天花飞落锦笺诗。 2. 山川晃荡真如画,要觅当年李伯时。 译文: 白袖在风中翩翩起舞像柘枝上的鸟儿
【解析】 题庐山瀑布图 香炉峰上梦曾游,晴瀑声喧万壑秋。 要与谪仙长作伴,白云深处独相求。 注释译文: 在香炉峰上我曾游览过,晴天的瀑布声音喧嚣地响彻了整个山谷; 想要和被贬的仙人长久为伴,独自寻求白云深处的幽静。 赏析: 首句中“香炉峰”是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相传这里是当年佛教祖师燃灯古佛修行的地方,因此有“香炉”之称,也是庐山的四大名山之一。诗的前两句即写诗人对庐山胜景的向往之情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乔木重重的惠子窑,濠梁水带九洪桥。 赏析: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惠子窑、九洪桥等地的自然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境。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注释:有人为了歌颂石梁的美景而创作了这首谣曲。 译文:有人在石头上刻下赞美石梁的歌词。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注释:有人为了歌颂石梁的美景而创作了这首谣曲。 译文:有人在石头上刻下赞美石梁的歌词。 乔木重重惠子窑,濠梁水带九洪桥(其一)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帝乡今得免征科,汉祖当年未足多。 父老扶藜频望幸,教儿唱得大风歌。 注释:有人为石梁(在陕西汉中市西南)的民谣记录下来。现在免除了税赋,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当年也不能说很多。父老们扶着拐杖频频地盼望皇上的恩德,教孩子们唱着《大风歌》。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人民对皇帝恩德感激的诗歌。诗的前两句写石梁民谣的内容:皇帝的故乡今天免除了赋税,而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当年还不能算很多
【解析】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意思是有人写了一首《石梁谣》,被人记录下来。 【答案】 ①土坑边:指土炕上。头半镬汤:锅里的水烧到一半时舀出来,放在土炕上。②晓寒:清晨的寒冷。睡起:醒来。怯衣裳:怕冷。③女郎:女子。烧火:烧柴火。牛粪:牛屎。④笑指:笑着指点着。灰中:灶台里。饼饵香:用火烧饼做成的食物散发出来的气味。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反映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的小调
注释: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了一首关于石梁的歌谣。 秋风吹过,我住在简陋的土屋里,就像燕子筑巢一样。 秋天来临,风雨交加,令人害怕。 马通拾到一些团成饼状的东西,把它们晒在墙头上,等着天黑后烧掉
诗句释义: 1. 琼葩玉蕊点疏枝:琼花和玉蕊(通常指美艳的花朵)点缀着稀疏的树枝。 2. 吟得刘叉五字诗:在雪中吟诵了《刘叉五字诗》。 3. 谩道阶前深似尺:虽然人们说台阶前的雪很深,如同一尺那样。 4. 程门独立有杨时:孔子的学生杨时,程颢、程颐兄弟,曾在此独立行走求学,被后人称为“程门立雪”的故事。 译文: 在飘雪的日子里,我欣赏着琼花与玉蕊装点的稀疏枝叶,吟诵出了刘叉那首五字诗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与李德高相公的酬唱之作。诗题下注“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可知此诗应作于雪天。“隔屋女娘”指邻家女子,即李德高之妻王氏,其夫为通判,故称“相公”。 【答案】 ①隔屋女娘歌竹枝。隔屋:邻家。竹枝:乐府旧曲名,相传为屈原所作,后常用来代指妇女。王氏所唱的竹枝歌当是《竹枝辞》,这是一首表现少女爱情生活的小令。②凄凄只似少年诗。凄凄:凄凉的样子。这两句写王氏歌声哀婉动听
【注释】 嵯峨:山峰高峻。万树:许多树木。苏卿:即苏武,汉朝使节。握节:手持符节。 【赏析】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写雪景,以咏物喻人,借景抒情。前两句通过“万树”和“冻吻”两个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雪压枝,寒气逼人的冬日景象。后两句则由景生情,借咏史抒怀,以苏武持节牧羊的历史典故,比喻自己虽在逆境之中,却仍要坚守岗位,为国尽忠。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炼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