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 其二 翩翩鞍马过桥西,荒崦人家竹树低。 见说草堂春似海,杜陵不数浣花溪。 注释 翩翩:形容马匹矫健,轻盈地奔跑 鞍马:指骑马 桥西:指桥的西边 庵:简陋的住所,这里指钱舜举的山居 草堂:指杜甫的草堂,位于成都附近 杜陵:指杜甫的墓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郊 浣花溪:成都的一处名泉,位于杜甫草堂旁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钱舜举山居美景的诗
【注释】 西江:即指长江之西。贡士:指应进士科举的士子。 红树:红色的树叶,多指枫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秋日江边为友人饯行,见落叶飘零,红叶满树,想到朋友南归,不禁怅然失意,作此诗相赠。 首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对象。次句是全篇的纲领,“把酒”,就是举杯,“意茫然”是说举杯无绪,因为故人已去,而自己则滞留不前,所以心情惆怅。第三句写送别的原因,今年送别的是南归之人
【注释】: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其三:竹窗、松阁、水镜,都是山居图的组成部分。竹窗,竹制的窗户;松阁,松树搭建的阁楼;水镜,指山居中的池塘。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山居图上所见之景。前两句写山居的环境,后两句写自己置身其中的感受。 首联:“竹窗松阁翠重重”,竹窗与松阁,是诗人所见到的山居图上的两个画面,“竹”与“松”二字,分别写出了这两种植物的颜色特征
注释: 山外有山,更深处的山。苍松、红叶、暮云,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水图。繁华喧嚣的世界,让人迷失双眼;但只要心怀林泉之乐,便能保持百岁之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水图。诗人以山外有山,更深处的山,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接着,诗人用苍松、红叶、暮云,勾勒出深秋时节的山林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然而,在这美丽的山水画中,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繁华喧嚣的世界,暗示了人世间的纷扰与浮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分析即可。本诗为题画诗,首联描写钱舜举的山水卷,“海国青山”点明地点,“旧隐居”点明时间,交代了钱舜举的隐居之处;颔联描绘钱舜举在山水卷上所画的内容,即“西风落照频看画”。颈联描绘钱舜举观画后的感受,“楼船过太湖”是钱舜举的诗句,意思是楼船在太湖上航行
注释: 菜园里的绿畦在雨后显得格外滋润,如同被酥油一样。 瓮里有新制的腌菜,街上有卖的。 三月的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吃肉已经不觉得腻味了。 先生最近想要学习冰壶之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通过描绘菜园的景象,抒发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在湖海间飘荡追逐着那浮起的水泡,风雨中渡过两季的秋天。 湖面上的风景微茫而模糊,小舟好像树叶般飘渺,这让人心中涌起归乡的渴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湖海间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飘然湖海逐浮沤”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海间的壮阔景象,仿佛诗人正随风逐波,自由自在地游弋于湖海之间。颔联“风雨淮山两度秋”则进一步描绘了淮山间的风雨景象
诗句释义及赏析: - “烟雨秋深紫翠浓”:描绘了深秋时分,烟雨蒙蒙的景象。紫色和翠绿色的植物在秋雨中显得更加浓郁,给人以丰富的色彩感觉。 - “仙人楼阁暮重重”:描述了一幅仙人们居所的画面。黄昏时分的楼阁层叠重叠,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 “故园松菊西风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秋风之外,故乡的松树和菊花依然盛开。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旧日的居所。 -
题春江送别图 画船江水漾晴空,迭迭云山锦绣中。 冠佩入朝宫阙近,莺花三月正春风。 注释: - 画船江水漾晴空:形容画中的船只在晴朗的江面上行驶,映衬着天空的晴空。 - 迭迭云山锦绣中:形容画中的云雾缭绕在山峰之间,宛如锦绣般美丽。 - 冠佩入朝宫阙近:形容画中的官员身着官服,头戴冠帽,步入朝廷的宫阙近前。 - 莺花三月正春风:形容春天的美景,莺鸟啼鸣,鲜花盛开,正是春风拂面的好时节。 赏析:
注释: 白云:代指远方或故乡。 相望:相互望见,形容距离很远。 桂树:常绿树种,这里指山中的桂树。 不受招:不被招请、不被接纳。 故国:自己的国家。 百年:很多年。 遗老:年老的人。 披玩:欣赏。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诗人感慨的诗。首句“白云相望海天遥”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山水画卷,白云在天空中自由飘荡,仿佛与海天相接,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