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杰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几年尘土混衣冠" - 关键词:尘埃、衣冠 - 注释:这里指的是诗人多年来身处世俗之中,被尘土和名利所污染,使得他的外表(衣冠)也变得模糊不清。 - 赏析:这句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内心的迷茫。 2. "火宅栖迟梦已阑" - 关键词:火宅、栖迟、梦已阑 - 注释:这里的“火宅”可能比喻繁华世界或官场;“栖迟”(停留)则指长时间逗留不归
卧病祇园冬复春,冲寒雨雪谩盈旬。 山光澹泊和烟瘦,树色茏葱带雾新。 剪胜无劳询旧俗,扶藜犹自负闲身。 百年天地空回首,佳节徒惊日是人。 【注释】 1. 祇园(zhīyuán):地名,今属浙江绍兴。这里指作者的居处。 2. 冲寒:冒着严寒。 3. 剪胜:剪纸为胜,即剪纸作装饰品。 4. 茏葱(lóngcōng):茂盛。 5. 扶藜(púlí):手杖。 6. 百年:喻长年,一生。 7. 徒惊
【注释】赤城:山名。傅由庚居士:即傅大士,唐代高僧,号傅山人,有《傅山文集》。水竹:水边竹林。走笔:迅速写作。缘册:书信。走笔戏题:随手题诗作答。 【译文】道人行走爱风流,荆棘林中披絮裘。一带水光渠是我,几竿竹影独耶俦。但将云壑为扃鐍,肯信蓬茅是赘疣。了事尝推傅大士,解言空手把锄头。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傅山人的书信中的一首。诗人在信中对赤城道人和傅山人说:“吾辈行履爱风流,荆棘林中披絮裘
【解析】 本首诗,是和郭正夫的《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作者在与郭正夫等一同参加陶渊明社的时候写的。 “虎溪三笑羡同时”,第一句点出陶渊明与郭子大的关系,并点明此诗所写之题。 “把臂深林好在兹。”这两句承接上文,表明陶渊明与郭子大的关系密切,他们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拟续宗雷高士步”。第三句点出诗人要效法陶渊明,以高洁自守的节操为人生立业。 “肯违嵇阮素交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远愧糠秕前列居 - 这句子表达的是对自身地位的谦卑,将自己比作微不足道的小草或谷物。"糠秕"指的是细小而无用的东西,"前列居"可能指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但此处用来形容自己并不出色。 2. 劳薪何幸借吹嘘 - "劳薪"指的是辛苦劳动的人,"吹嘘"则是被夸大或奉承。这里表示尽管辛勤工作(如比喻中的“劳薪”),但幸运地得到了他人的赞扬(“吹嘘”)。 3. 萍飘作客八千里 -
【注释】 廿载:二十年。 弟与兄:指兄长和弟弟。 重追往事倍关情:重新追忆过去的事情,感情更加深挚。 文章有气天难丧,混沌无权日易倾:文章有气势,天地自然不会消亡,宇宙混沌,没有权力,太阳就会倾斜。 独把金篦刮翳影:独自拿着剪刀剪掉遮蔽的阴影。 羞随瓦缶协同声:不愿意跟着瓦器发出声音的声音一起响。 空山自古饶兰蕙,何事汀洲采杜衡:空旷的山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兰花蕙草,为什么去小洲上采摘杜衡?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晓步天街气尽晴,依依宫柳逐人行。" - “晓步天街”描绘了早晨在宽敞的街道上行走的场景,天空晴朗无云; - “气尽晴”意味着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天气非常宜人; - “依依宫柳”描述了随风摇曳的宫墙旁柳树,给人以柔美而略带哀愁的感觉;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清晨在街道上漫步时感受到的美好自然景色和内心的喜悦。 2. "屯云不洒尘车暖,烈日争驱汗骑迎。" -
【注释】 挥麈:麈尾,古代一种拂尘。元襟:元始,指道的本源。 出世法因住世得:出世法,即出世之道。因住世而得到这种境界,即指道家的清静无为。 穷交情以素交深:穷交情是与世俗之人断绝交往,而与真正懂得自己心意的人结为知心好友。 关天地:与天地相通。 静理参时见古今:静心观察事物的变化,可以洞悉古今的道理。 笑我疏狂尚喜猎:嘲笑我的疏狂,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烦恼和痛苦,反而以此为乐。 藉君好作顶门针
《山中答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故园松菊近如何,三径依然拟再过。 注释:故乡的松树和菊花现在怎么样?还是一样吧?我打算在这三年内再次经过这里。 芳草迷离啼鸟歇,晚山澰滟夕阳多。 注释:芳草茂盛,鸟儿迷失了方向,停下来休息;夕阳西下,晚山景色美丽,但夕阳更多。 千秋姓并江东隐,一线骚留厓北歌。 注释:我和你都是千年之后才出名的,我们的名字都在东吴(今江苏)一带,被世人所知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二柴桑日月剩遗民,手揽江离泣累臣。 白社那邀采药客,青门旧识种瓜人。 一身费许登山屐,万事悲馀漉酒巾。 岂是攒眉违夙约,祇妨无处问渔津。 注释: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日月遗留下来的百姓,指陶渊明。他手揽着江蓠(香草名)而泪流满面,自叹为“累臣”。 白社:即白社令。唐玄宗时置,令以白衣任事的官员,因服白衣冠而称为白社令。 青门:汉城门名。这里泛指长安城。种瓜人:指王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