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杰
【注释】 玿华:指李华,字华生,唐末进士。早岁擅名场,即年轻时就闻名于世。裾曳王门,形容其才学之高。王门,泛指朝廷。鬓已苍,年纪已长。自以典型当谏草,不将词赋拟长杨,意为自己认为写谏书才是自己的特长,而不愿去写辞赋,拟仿《长杨赋》。青毡、绛帐,均为古时帝王所坐之处,此处借指李华的官职与地位。伊人,这里指的是李华的夫人。玄笈,古代道士用以载道经的竹简。五千,形容书卷之多。兰台柱史,为汉代官署名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初春寄羊城王子龙: - 注释:此诗是作者在初春时节写给远方的朋友,即羊城的王子龙。 - 赏析:诗的开头通过“几向良朋忆好音”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情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 怀君折尽索居心: - 注释:诗人思念朋友到了极点,以至于连自己居住的心情都为之改变,形容了深切的情感。 - 赏析:此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其存在的深切依赖。 - 虚名岭海仍高卧: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送李葵孺大司农予告归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供帐都门话别情,欣逢疏传出西京。 - "供帐都门"指的是在都城的门口设置宴席,用以招待离别的人。"话别情"表达了作者和李葵孺分别时的情感。"欣逢"表示非常高兴。"疏出"指皇帝下诏。"西京"是指长安(现在的西安)这个历史名城。 2. 燕台日丽乘轺色,槐省风高曳履声。 - "燕台"代指京城或朝廷
公眉兄自闽漳来访予旧有游漳之约因事不果感其远至赋此为赠 笑我经旬惮险巉,感君兹至径茅芟。 携来霞岭云千片,散作榕江画一函。 童稚喜迎新杖履,溪山应老旧巾衫。 青樽白眼真痴绝,谁识风流老阿咸。 注释: 1. 笑我经旬惮险巉:嘲笑我因为路途艰险而迟迟不愿出发。惮(dàn)险巉,指险峻的山路。 2. 感君兹至径茅芟(shān):感激你这次的到来,让我可以除去道路上的杂草。兹至,此处来到。径,小路
南岩寺的僧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邀请我和同僚眉公以及我兄弟辈一起痛饮。 几次从快意的朋友那里登上山巅,忙碌却招来了好事的僧人。 事先约定好,要随着两双鞋子去游览,解开一件什么来讨论三乘佛法呢? 危峰上孤磬的声音听起来杳无人烟,落日余晖中炊烟袅袅凝望远方。 取醉不妨换着酒杯,眼中还剩下如渑的酒。 注释解释: 1. 南岩寺:位于江西吉安市永丰县。 2. 剧饮:尽情畅饮。 3. 几从:几次。 4. 快友
诗句释义 1. “匹马轻舠此日才” - 这句表达了诗人骑马出发的情境。"轻舠"意味着轻快地划船,可能指的是渡过河流或水面,而"才"则表明是刚刚。这里的"马"和"船"都是交通工具,显示了作者离别的场景。 2. “朔风雁影共徘徊” - “朔风”是指北方的寒风,这里用来象征寒冷或孤独。“雁影”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可能也象征着旅途中的伴侣或朋友。"徘徊"意味着不前进也不后退
玉窖棉阴用邑乘题 千珠不省人间有,移向玉溪种最珍。 柯并古松迷晓日,影随流水乱寒蘋。 菁葱乍觉炊烟绕,披拂时经细雨匀。 海国蟠根多岁月,天阴潮落见龙鳞。 注释: 1. 玉窖:比喻珍贵的收藏之所。棉阴:指棉田的浓荫。用:使用,这里指使用棉田的浓荫。邑乘:指用棉田的浓荫来装饰。 2. 千珠:指无数的珍珠。不省(xǐng):不理解,不知道。人间:人世间。有:存在。 3. 移向:转移到。玉溪
【注释】: (1)金陵:今南京,是东晋时南朝的都城。 (2)旧馆人:指老朋友。 (3)髯:指胡须。 (4)三山:指南京附近著名的风景胜地,山上多云雾,故称。 (5)六代:指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 (6)江帆:长江上的帆船。 (7)空令:徒然,白白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朋友分别在金陵重逢,朋友要回原籍,作者写了这首诗赠给他。全诗以“忆”字为线索,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主要景物及情感,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的信息,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比较来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全诗,并在注释之后进行赏析,因此考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无误,同时要能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其蕴含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进行赏析。本诗是一首五言排律。前四句写思友之情;后四句写怀乡之情
微雨亦潇潇,疏窗响寂寥。 虫声低近砌,树影暗随潮。 绕槛花相问,垂檐霭自招。 双童无外事,茗粥并晨宵。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微雨亦潇潇 - “微雨”:轻微的春雨,通常象征着生机与清新。 - “亦潇潇”:形容雨虽轻但声音大,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2. 疏窗响寂寥 - “疏窗”:稀疏的窗户,暗示着空间感和开放性。 - “响寂寥”:窗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能引起内心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