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亦潇潇,疏窗响寂寥。
虫声低近砌,树影暗随潮。
绕槛花相问,垂檐霭自招。
双童无外事,茗粥并晨宵。
微雨亦潇潇,疏窗响寂寥。
虫声低近砌,树影暗随潮。
绕槛花相问,垂檐霭自招。
双童无外事,茗粥并晨宵。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微雨亦潇潇
- “微雨”:轻微的春雨,通常象征着生机与清新。
- “亦潇潇”:形容雨虽轻但声音大,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2. 疏窗响寂寥
- “疏窗”:稀疏的窗户,暗示着空间感和开放性。
- “响寂寥”:窗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能引起内心的共鸣,引发对孤独或宁静的思考。
3. 虫声低近砌
- “虫声”:春天里常见的昆虫活动的声音。
- “低近砌”:虫子的声音低沉且逼近地面,增添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
4. 树影暗随潮
- “树影”:树木的影子,常被视作自然界的一部分。
- “暗随潮”:树影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摇曳生姿,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5. 绕槛花相问
- “绕槛”:花在栏杆四周环绕。
- “向花相问”:好像是花儿在向人们询问,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6. 垂檐霭自招
- “垂檐”:屋檐下垂的部分。
- “霭”:云雾。
- “自招”:自然而然地吸引或招引。
7. 双童无外事
- “双童”:可能指的是两个小孩或者童子。
- “无外事”:没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理,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8. 茗粥并晨宵
- “茗粥”:茶与粥,传统的中式早餐。
- “并晨宵”:早上和晚上一起享用,强调了日常饮食的规律性和生活的简单之美。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和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观察微小的自然元素——雨滴、虫鸣、树影,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食物,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对日常生活的珍惜以及对简朴生活态度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平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