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行处好,着意看飞花。
遇物但能澹,栖心易以遐。
林随山径折,溪傍竹烟斜。
携得双柑去,啼莺尚可赊。
【注】
春日郊行四首: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在春天出游写诗,共四首。
飞花:即落花,指飘落的花瓣。着意看飞花:形容诗人对飞花特别留心观赏。
澹(dàn):淡,恬淡,闲散。栖心易以遐:把心思寄托于山林中,容易达到超然的境界。
林随山径折:树林随着山径弯曲。溪傍竹烟斜:溪水旁竹林的烟雾随风斜斜地飘荡。
携得双柑去:我带两只柑橘回去。啼莺尚可赊(shē):杜鹃鸟尚可以多叫几声不催人上路。
赏析:
第一首:
春光行处好,着意看飞花。
春日里,到处是美好的景象,因此诗人着意观看飞花。
遇物但能澹,栖心易以遐。
遇到事物只感到它很清淡,把心思寄托于山林中,容易达到超然的境界。
第二首:
林随山径折,溪傍竹烟斜。
树林随着山径弯曲,溪水旁竹林的烟雾随风斜斜地飘荡。
第三首:
携得双柑去,啼莺尚可赊。
我带两只柑橘回去,杜鹃鸟尚可以多叫几声不催人上路。
这首诗描绘了孟浩然春季郊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