玿华早岁擅名场,裾曳王门鬓已苍。
自以典型当谏草,不将词赋拟长杨。
青毡故物伊人在,绛帐谈经弟子行。
玄笈五千应不忝,兰台柱史续遗芳。
【注释】
玿华:指李华,字华生,唐末进士。早岁擅名场,即年轻时就闻名于世。裾曳王门,形容其才学之高。王门,泛指朝廷。鬓已苍,年纪已长。自以典型当谏草,不将词赋拟长杨,意为自己认为写谏书才是自己的特长,而不愿去写辞赋,拟仿《长杨赋》。青毡、绛帐,均为古时帝王所坐之处,此处借指李华的官职与地位。伊人,这里指的是李华的夫人。玄笈,古代道士用以载道经的竹简。五千,形容书卷之多。兰台柱史,为汉代官署名,主管文书档案之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中既称赞了友人李华的才华,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首联先赞美李华早年成名,有才学有抱负。“裾曳”二句赞其才华横溢,“青毡故物”,“绛帐谈经”,都是说李华在朝中的地位和作用。颔联是说,李华认为自己擅长的是写谏书,而不是写辞赋或仿《长杨赋》一类的宫廷文。颈联是说,他的夫人是位贤妻良母,能够辅佐他完成大业。尾联则是说,你的文章如《兰台柱史》一样传诵千古,我们这些后辈也应当效仿你的精神来继续传承下去。”
李华在唐朝晚期以直言敢谏著称,曾参与过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因而在朝廷中颇有声望。这首诗大概是在他入朝任职或者离京的时候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