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早扣性天扃,志在春秋行孝经。
凫舄解飞霞岭雨,熊幡长映惠湖星。
瞽宗两地云封紫,碑碣千秋史篆青。
四十馀年天可必,三槐不负德符铭。

罗万杰在《奉题水部王剩斋尊公在吾先生乡贤名宦册后》中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感的画面。诗中描述了先生对于性理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以及他对春秋和孝经的尊崇,体现了他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对道德伦理的执着追求。具体分析如下:

  1. 诗歌原文
    先生早扣性天扃,志在春秋行孝经。
    凫舄解飞霞岭雨,熊幡长映惠湖星。
    瞽宗两地云封紫,碑碣千秋史篆青。
    四十馀年天可必,三槐不负德符铭。

  2. 诗句解读

  • “先生早扣性天扃”:这里“性天”指的是人的本性或天性,而“扃”是指关闭或约束。整句可能意味着这位先生很早就开始探索并严格要求自己的本性和行为,如同性天被关闭一样,这反映了他的自律和坚定的道德立场。
  • “志在春秋行孝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讨论仁义道德;孝经是儒家经典中重要的一部,专门讲解孝道。这句话表明这位先生不仅重视学问,更强调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和忠义。
  • “凫舄解飞霞岭雨”:这里的“凫舄”可能是一种古代文献或典故,意指书籍或知识。而“飞霞岭雨”则可能形容景色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可能象征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滋润。
  • “熊幡长映惠湖星”:熊幡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旗帜或标识,长影则是其形象或象征的延伸。这句诗通过这种象征意义表达了这位先生的崇高地位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就像星光常照惠湖一样。
  • “瞽宗两地云封紫”:瞽宗是古代的教育机构,而“紫”通常代表尊贵和权威。这句话表明这位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社会上也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尊重。
  • “碑碣千秋史篆青”:碑碣是记录历史的石碑,而“史篆青”则是用青绿色的墨汁书写,表示历史的长久和文字的清晰。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这位先生留下的教诲和功绩将被后人铭记,其影响深远。
  • “四十馀年天可必”: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乐观和决心。它意味着尽管面对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正义和道德,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 “三槐不负德符铭”:三槐可能象征着家族的荣耀或德行的标志。这句话表明这位先生不仅个人品德高尚,而且他的家族也能因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 诗歌译文
    这位先生从小就非常注重性理的研究和实践。他致力于学习春秋和孝经等经典,并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他的智慧和品德如同飞霞岭上的美景一样令人赞叹不已。他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2. 关键词注释

  • 性天:指人的本性或天性,也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在这里,“性天”指的是人的内在本质或道德原则。
  • 春秋:指儒家的经典之一,主要讨论仁义道德等道德问题,也是儒家五经之一。
  • 孝经:指儒家的经典之一,专门讲解孝道和忠义等道德规范。
  • 凫舄:指书籍或知识。也可能是比喻性的词汇,用于形容事物的精髓或精华。
  • 飞霞岭雨:形容风景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美好和辉煌。
  • 熊幡:指特定的象征或标识,也可能是一种旗帜或标志。
  • 慧湖星:形容星光照耀下的湖泊景色,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和灿烂。
  • 瞽宗:古代的教育场所,也泛指学术研究之地。
  • 紫:通常代表尊贵和权威的颜色,也用来象征高贵的品质或地位。
  • 碑碣:指刻有文字的石碑,也常用来比喻历史的见证或文化遗产。
  • 史篆青:指用青色的墨汁书写的文字或图案,也用来比喻历史的长久和传承。
  • 四十馀年:表示时间跨度较大,可能指经历了许多年的历史变迁或人生历练。
  • 天可必:意为未来可以预测,也可以理解为坚持正义和信念的勇气和决心。
  • 三槐:可能是指家族中的长辈或支柱,也用来象征家族的地位和荣耀。
  • 德符铭:意为德行的标志或纪念物,也可以理解为将道德品质刻写在心的行为。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先生生活态度、学术追求和个人品德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学者型仁者的形象。他不仅关注理论的学习,更注重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历史厚重感。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读者的视觉感受,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又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道德行为的赞美。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面镜子,让人们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