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注释】: 阖闾城:春秋时吴国的都城。 柳飞花:柳絮飘飞如飞花。 骑马之官:指武康县丞(武康县为今浙江德清县)。 驿路:驿站的小路。 绿阴:指杨柳,也形容浓密的树荫。 陶家: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潜)的家族,后以“陶家”借指隐逸之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沈自成,去武康担任县丞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勉励。 第一句“阖闾城外柳飞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在吴王阖闾城的郊外
杨柳枝送沈自成之武康县丞五首 其一 馆娃宫里柳摇摇,恰似春风舞细腰。今日更萦前日恨,送行何惜折长条。 注释:馆娃宫是古代吴国的宫殿,这里用馆娃宫里的柳树比喻春风。细腰,形容柳树婀娜多姿、轻盈柔美的姿态。今日,指现在;前日,指过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和美景的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谢肃的作品之一,名为《杨柳枝送沈自成之武康县丞五首·其一》。在这首诗中
诗句:吴堤新柳倚晴烟,浅绿轻红最可怜。 译文: 吴地的堤岸上新栽的柳树依傍着晴朗的晨雾,那些嫩绿色的柳条与淡红色的花朵显得如此可爱动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里吴地新栽的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吴堤之上,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即将离去之人的深深思念
第二首 贰令之官别故友,百花纷乱拥吴州。 只应杨柳偏多情,欲把青丝控马头。 注释:这是第二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送别旧友沈自成时的情景。 贰令:指武康县丞,是地方长官的副职。 贰令之官:指武康县丞这样的官职。 别故友:告别老朋友。 百花纷乱:形容百花盛开时的景象。 拥:包围。 吴州: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苏州一带。 只应:只有、只是。 青丝:指马的缰绳。 译文:作为武康县丞这样的副职官员
注释: 处处江山起战尘,谷城犹可着闲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处处都是战争的景象,但谷城仍然可以保持宁静和悠闲。 还将天下安危计,都付桥边进履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他还在为天下的安危考虑,把这一切都寄托在一个名叫进履的人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历史的诗歌,通过描述一幅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了一幅战争纷飞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中,依然有人保持着平静和悠闲的生活
注释: 1 薝卜吹香度水阑:薝卜,即薰草,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吹香,指用风将香气吹过。水阑,指的是栏杆,这里比喻水面。 2. 石为屏几昼生寒:石屏,即石头做的屏风,这里的屏风用来比喻静物;昼生寒,意味着石屏在白天显得格外冷清,有一种幽静的美。 3. 游尘不动沉烟细:游尘,指飘动的烟雾;不动,表示烟雾静止不移;沉烟细,形容烟雾弥漫且细小。 4. 自把皇羲易象看:自把,指亲自动手;易象,指变化图像
注释:我往来钱塘,经过巨大的波浪,湘湖的船依然威猛。我为何重写登高临远的胜景,夺得了江家五色笔。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萧山时所作,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志趣。前两句描写了诗人在钱塘一带的行程,他乘坐着船只,穿越巨浪,到达了湘湖这个地方。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登高临远的热爱以及自己对这种热爱的追求和执着
注释:棘枝上怎么能长出文禽的羽翼,它收敛翅膀低垂着栖息,自己都无法抑制。等到上林宫春色如海,它向风展翅飞去,唱出动听的歌声。 赏析:诗中以棘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题美人图二首·其二》是元末明初诗人谢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人在春日的窗下绣花的情景,以及她在绣花时所感受到的困倦和迷惘。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基础解词: - 绣得鸳鸯似:绣制出的鸳鸯图案非常逼真。 - 春窗困思迷:春天的窗户旁,思绪纷乱而迷茫。 - 闲携玉如意:空闲时带着玉如意。 - 花底听黄鹂:在花丛底下聆听黄鹂的鸣叫声。 2. 逐句赏析: - 绣得鸳鸯似,春窗困思迷。
【注释】 1.薰风:指春风。 2.披拂:飘动貌。 3.霓裳:古代传说中仙女的衣裳。这里指杨贵妃。 4.太真:唐玄宗所封贵妃杨氏,号太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菋莉(即蔷薇)的特征,把它比作美人,赋予它人格,并加以赞美。全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菋莉的美丽动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菋莉迎着春风笑倚栏杆,花枝招展,清香袭人;后两句写自己枕上做着关于杨贵妃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