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修
诗句解析 - 落叶:描述了秋季的自然景观,通常与秋天的萧瑟、凄凉相关。 - 桂旗曾映画堂东:“桂”指月桂,古代常用来象征祥瑞和美好。“影”表示影子或影响。这一句可能是对某种过去的美好记忆的回忆,或是在特定的地点(如画堂)看到桂花的影子。 - 一夕飞琼下阆风:“飞琼”常指仙女,这里可能指的是月亮。“阆风”是神话中的风,据说是从蓬莱仙山吹来的清风。《太平御览》引《神异经》云:“东方有蓬莱山者
寄生草 一生依附长根苗,不过繁华几暮朝。 几见茑萝能久茂,未闻葛藟不曾凋。 何尝得地休滋蔓,纵使萌芽亦幸徼。 权贵阿谀成底事,苟延残喘总无聊。 注释: - 寄生草:一种植物,生长在其它植物上,依赖其生存。比喻依附他人或事物,不自立。 - 一生依附长根苗:指这种植物一生都依附着别的植物生长。这里的“长根苗”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的生长方式,即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 - 不过繁华几暮朝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岁首感赋:这是题目,表明这是一首在新年之际创作的诗歌。 2. 空过七十五番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已经度过了七个五年的春天,即二十七个春秋。 3. 终老东墩作散人:这一句意味着诗人最终选择在东墩这个地方度过余生,成为一名散人,也就是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4. 杜甫诗因怀友富:这句诗引用了杜甫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怀念朋友而感到富裕
注释: - 暮春游宝觉寺:这是一句描写诗人在春天游览宝觉寺时的情景。 - 裙屐联翩屯北行:描述的是一群穿着裙子和鞋子的人纷纷向北行走,暗示着一种热闹或忙碌的气氛。 - 春风骀荡拂吟旌:"东风"指的是春季的风,而"拂吟旌"则形象地描绘了风轻轻地吹过旗帜。这里的"旗"可以理解为诗歌,意味着风带动了诗的飞扬。 - 看来时事佛无语: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无奈和失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终时刻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腊鼓鼕鼕岁又阑" -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年末的时分,听到那咚咚作响的鼓声,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这里的“腊鼓”指的是农历十二月的祭祀仪式中用来报时的鼓声,而“岁又阑”则表达了一年即将结束的意思。 2. "几回仰屋发长叹" - “仰屋”是仰望屋顶,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因某种原因感到失望、沮丧或者无奈
寄生草 未能独立感萧条,左右扶持赖梓乔。 惠露有天身渐长,托根无地恨难消。 茑萝犹幸依松茂,葛藟终惭附木凋。 千古英雄多落拓,几同蓬梗与萍飘。 注释: 寄生草:一种植物,不能独立生长,需要依托其他物体才能生存。这首诗以寄生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慨。 未能独立感萧条:不能独立,感到萧条。这里的“萧条”是形容词,表示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左右扶持赖梓乔:依靠他人的力量和支持
【释义】: 谷雨过后,风日晴好,诗人闲游宝觉寺,与鸥鸟盟会。塔高殿敞,禅机伏藏,鸟语花香,逸兴生发。山色苍苍,月色隐藏其中;吟声朗朗,钟声和之。劳人到此,尘心净尽,但恨不能皈依佛门,断却世俗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写暮春时节游览宝觉寺的所见所感。 诗一开篇,“才过”二字,点明谷雨刚过,时值初春,正是万物复苏之际。接着写游赏宝觉寺的情景。开头两句写景,“闲从宝刹会鸥盟”,描绘出一幅静谧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矫矫凌云客,居然射雀奇 - 矫矫凌云客: 描述了一位志向高远、气宇轩昂的男子。"矫矫"形容其姿态挺拔,"凌云客"则比喻其志向如直冲云霄。 - 居然射雀奇: 指出人意料地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或胜利。"居然"表示意外地,"射雀奇"则是以小博大,比喻通过智慧或技巧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 空中金甲现,楼上玉箫吹 - 空中金甲现: 形容战场上金光四溢的场景
【注释】 1. 喜作桓家婿:桓,指东汉时人桓谭(字君山);婿,指妻子,此处借指妻子。 2. 登龙信不虚:古代传说,鲤鱼跳过龙门之后,能变化成龙,这里用“乘龙”比喻中举。 3. 云间双耀甲:云间,天空之中。耀,光耀。双耀,指两匹战马。 4. 门外七香车:七香,一种香料,常用以形容香气四溢。香车,指华美的车辆。 5. 缘拟同心结:缘,指缘分;拟,打算、希望;同心结,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结发夫妻之约。
种菜 轩冕长辞甘灌园,菜根有味胜鸡豚。 注释: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专心于蔬菜的种植,种出的蔬菜味道胜过家养的家禽。 香蔬培植春三月,蔓草芟夷日几番。 注释:春季是种植香蔬菜的最佳时节,每天多次清除蔓延的草类植物。 夫自挥锄妻抱瓮,荽曾留子芥生孙。 注释:我挥舞锄头,妻子用桶装水,香菜曾经留下种子,这些种子又生出了新的芥菜。 待时昭烈曾韬晦,手辟烟畦日闭门。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