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昌
【赏析】 此为集句联。上句出自李白《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下句取自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唱妍酬亦丽;我适物自闲。”这句的意思是:唱歌吟咏的艳丽,也和我的容颜一样美丽。我顺应外物而自得其乐。 “唱妍酬亦丽”一句中“唱妍”指唱歌吟咏,“酬亦丽”则是指歌声之美妙,亦如人的容颜般美丽。诗人用“妍”来修饰人的美丽,再用“酬”来形容歌声的美好,两句一前一后,相互映衬
【注释】: 朗鉴:明察;谅:相信。清言:高超的言论;得未尝:得到未曾有。 【赏析】: 集句联,是集用诗句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对联。此对联上下句分别取自“清言”和“朗鉴”,意思分别是“高超的言论”和“明察”。 上联:“朗鉴谅不远”,“远”,原指距离远,这里表示高远、深远。“谅”,信也。“朗鉴”,明亮地洞察,明察。“谅不远”,意思是“高远而明亮的洞察力不会远离”。下联:“清言得未尝。” “清言”
注释:茂盛的桑树竹子垂下了余荫,满朝廷都是贤良的官员。 赏析:此联是说,在朝廷中,有贤能之臣遍布各个角落,他们就像茂盛的桑树和竹子一样,为皇帝撑起一片绿荫。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政治清明、官员贤能的美好祝愿
【解析】 集句是把古诗句摘录下来,或用前人诗句作成联文。即事已可悦,“即事”,指眼前的景物;“已”通“以”;“可悦”,使愉悦。赋诗何必多,“赋”指写文章;“何必”,不必;“多”,指多愁善感。译文:眼前景物已足以让人感到愉悦,又何必去写许多的诗呢?赏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答案】 即事已可悦 以物喜不以己悲 赋诗何必多
【注释】 集句联:把前人诗句集中起来,作为对联。风期:风向和时节。赓:继续,延续。 【译文】 时光不可玩乐;风期谁又能延续? 【赏析】 这两句是说: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能在它面前游戏玩耍;时机稍纵即逝,谁能把它延续下去呢!这是一首表达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要求考生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又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还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最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和写作背景,以及自己的感悟进行赏析。 “集句联”,即把两首或多首诗词的句子汇集起来,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一副新的对联。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汉语语言中独有的艺术形式,是汉语言的精华所在
注释:我得到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应缘是说因缘和合,不耐闲则表示不乐意闲居无事。 赏析: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厌倦,因为在他看来,闲适的生活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他渴望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注释:这是一首集句联,将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人》中的“草圣秘难得,诗人思无邪”两句话作为上下句。 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草书这种艺术是极为高超和难以掌握的,所以被称为“草圣”。而诗人则应该是怀有正直之心,没有邪恶的念头。这里的“草圣”是指草书书法的高超技巧,而“诗人”则是指具有高尚品格的诗人。整句话表达了对艺术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期待
【注释】 守道不封己:坚守正道,不自满。 择交如求师:选择朋友就像向老师学习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道德修养的看法与追求。诗中“守道不封己”是说人应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应自满自足。“择交如求师”则说明交友要有选择性,要向贤者求教。全诗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做人应坚守信仰,待人接物要有道德修养
注释:得到佳句,心中不忍不说出来;爱好古意,正是我所追求。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诗中“得句忍不吐”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他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创作诗歌。而“好古意所耽”则表现了他对古意的热爱,他认为古意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