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昌
【注释】: 朗鉴:明察;谅:相信。清言:高超的言论;得未尝:得到未曾有。 【赏析】: 集句联,是集用诗句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对联。此对联上下句分别取自“清言”和“朗鉴”,意思分别是“高超的言论”和“明察”。 上联:“朗鉴谅不远”,“远”,原指距离远,这里表示高远、深远。“谅”,信也。“朗鉴”,明亮地洞察,明察。“谅不远”,意思是“高远而明亮的洞察力不会远离”。下联:“清言得未尝。” “清言”
【注释】 春夏:春夏两季。实:果实,引申为收获。鱼鸟:指水中之鱼与空中之鸟。 【赏析】 此联出自《集句联》,作者不详。“集句”是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即摘用前人诗词中现成的语句,加以稍加修改,或稍作润色,作为自己文章的警策,以显示自己的文才。 上联“春夏各有实”,意思是说春夏季节各自有收获,下联“鱼鸟亦相亲”,意思是说水里和空中的动物都和睦相处,上下联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和谐的春
注释:茂盛的桑树竹子垂下了余荫,满朝廷都是贤良的官员。 赏析:此联是说,在朝廷中,有贤能之臣遍布各个角落,他们就像茂盛的桑树和竹子一样,为皇帝撑起一片绿荫。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政治清明、官员贤能的美好祝愿
【解析】 集句是把古诗句摘录下来,或用前人诗句作成联文。即事已可悦,“即事”,指眼前的景物;“已”通“以”;“可悦”,使愉悦。赋诗何必多,“赋”指写文章;“何必”,不必;“多”,指多愁善感。译文:眼前景物已足以让人感到愉悦,又何必去写许多的诗呢?赏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答案】 即事已可悦 以物喜不以己悲 赋诗何必多
【注释】 集句联:把前人诗句集中起来,作为对联。风期:风向和时节。赓:继续,延续。 【译文】 时光不可玩乐;风期谁又能延续? 【赏析】 这两句是说: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能在它面前游戏玩耍;时机稍纵即逝,谁能把它延续下去呢!这是一首表达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要求考生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又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还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最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和写作背景,以及自己的感悟进行赏析。 “集句联”,即把两首或多首诗词的句子汇集起来,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一副新的对联。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汉语语言中独有的艺术形式,是汉语言的精华所在
注释:我得到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应缘是说因缘和合,不耐闲则表示不乐意闲居无事。 赏析: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把握机遇,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厌倦,因为在他看来,闲适的生活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因此,他渴望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注释:这是一首集句联,将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人》中的“草圣秘难得,诗人思无邪”两句话作为上下句。 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草书这种艺术是极为高超和难以掌握的,所以被称为“草圣”。而诗人则应该是怀有正直之心,没有邪恶的念头。这里的“草圣”是指草书书法的高超技巧,而“诗人”则是指具有高尚品格的诗人。整句话表达了对艺术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的期待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黄卷真如律:黄卷,指书籍,这里特指儒家经典《黄庭经》。真如,意为真实如同。律,即规律、法则。这句诗的意思是,儒家的经典《黄庭经》就像一种规律或法则一样存在。 2. 素琴本无弦:素琴,指未上漆的古琴。本无弦,意即原本没有弦,也就是没有音。这句诗表达了古琴本来没有弦,只有当弹奏时才发出声音。 我们对每一句诗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1. 黄卷真如律: -
注释:姑且从自己的性情喜好;但愿以善行来使自己出名。 赏析:《集句联》是一首七绝,每句都取自《论语》,全诗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