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伯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和友人夜谈的情景,以及他对朋友的赞赏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贪凉初夜垂帘坐,新月辞人早上楼。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在凉爽的初夜,坐在帘子后面,等待月亮升起。新月升上天空,诗人登上高楼欣赏美景。 斜汉渐中秋指顾,空阶如扫露沉浮。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夕阳西下,月亮渐渐升高,天空中的星星开始闪烁。诗人站在空荡荡的台阶上
诗句释义 1. 寸晷 - 此指时间,一寸光阴。 2. 晴日暂可惜 - 表示珍惜晴朗的天气和美好的时光。 3. 杪春行复阑 - 表示春天即将结束,时光易逝。 4. 童心如有托 - 表示心中仍有像孩子一样的纯真和梦想。 5. 老境足能安 - 表示虽然年纪已大,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6. 小室净洒扫 - 形容家中环境整洁,心情舒畅。 7. 古诗知肺肝 - 表示通过阅读古诗
这首诗是诗人在三月八日从正阳登上船后,晚宿于乔家渡口时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四字句,韵脚为“平”、“清”、“轻”和“情”。 诗人描述了三月八日的景象,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同时也是诗人登舟的季节。这里的“三月八日”指的是农历三月的第八天,也是传统的妇女节,诗人借此表达对女性的尊重和祝福。而“自正阳”则是指诗人从正阳出发,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心情,他感到有些不舍和忧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送叔伊归上海》。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叔伊将归上海 叔伊即将返回上海。 聚已无端别可疑,春镫对案费寻思。 相聚之际,却因离别而起疑虑,在灯下对着案头沉思。 2. 赏诗径尔论千载,浪迹行将挟二弥。 欣赏诗歌时,竟然讨论起千年前的诗作;漂泊不定的生活中,将要携带着杜甫和李白。 邓尉相须情欲动,皖公未到竟先疲。 邓尉山与黄山相接,景色令人心动
沧海 忘家身在海,青春断客过。 高华无燕垒,边僻有蜂窠。 势在风筝响,资衰石臼科。 饥来持不托,端未损吟哦。 译文: 沧海一粟,忘却了家乡的繁华; 青春如梭,匆匆而过。 高耸的楼宇没有燕子垒窝的痕迹, 偏僻的地方却有蜜蜂筑巢的家园。 势在高处风筝响彻云霄, 家境贫寒只能使用石臼舂米。 饥饿之时我依然坚持读书, 吟诗作对从未停歇
二十几旬无此声,闻声感激涕纵横。 风驰电掣惟恐尽,海倒江翻只要倾。 不睡拼教两夜永,迟明看取一池平。 奢心得陇真堪笑,移向春前万宝成
祢宋宗唐止要成,先须体净次纵横。 前贤心苦分明在,敢信才难阻后生。
乐天体物精千炼,下况卢仝仆命骚。 可怪谰言宗灶妪,肯容流派溷吾曹。
圣处功夫独此人,向来都邑不成邻。 韩潮苏海依稀似,更许吾宗步后尘。
蜜蜂无花祇趁人,春融滟滟天光新。 庭阶燕坐听鸟语,何用身世愁无垠。 官厨生菜源源至,天意可转哀吾民。 尺泽何妨旬日匀,官身既老宁思莼。 但憙子妇能和亲,此岂分外天无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