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伯初)
归计将成怯情转甚 极望山梁振羽翰,巢林栖舍意难安。 三年城郭迷华表,再过园林冷食单。 出口暄寒愁问答,刺心慰藉甚嘲姗。 支离骨态新来倍,饶与旁人注目看。 【注释】: 1. 极望山梁振羽翰:极望(仰望),山梁(山的斜坡),振羽翰(扬起羽毛)——指远望。 2. 巢林栖舍意难安:巢林(栖息在树林里),意思是隐居或退隐。 3. 三年城郭迷华表:城郭(城市、城堡),迷惑(迷失,这里指对世事的迷茫)。 4.
【注释】: 零雨东山:零落的雨水,暗指春雪。徂,往昔。征涂:征途。 祭诗:即祭文。此夜:今夜(除夕之夜)。新为客:刚刚成为客人。 画符:用笔在纸上画着驱邪的符咒以辟邪。 古商陆:商陆,一种植物,可作药用。 白髭须:白头发和胡子。 逃席:离开宴会。 点酥:点蜡烛或油灯。 【译文】: 细雨蒙蒙,我向东山走去,许多柳絮飘飞,还在征途上。祭祀之词,今宵刚成客人,爆竹声中,可以辟邪驱邪。我频繁地添写古体诗
注释: 1. 诗沾沧趣益逌然:诗中充满了沧洲的趣味,让人感到更加悠然自得。 2. 画貌龙身与榻悬:画中的龙形态逼真,仿佛悬挂在床榻之上。 3. 想叩岩扃了无分:想要敲门却无法进去,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入口或者时间不对。 4. 蹉过百八暮钟天:已经错过了百八遍的黄昏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一幅画、一首诗、一扇扇巧妙地融为一体
呈韬庵 元祐诸公天人姿,庆历圣德天所毗。 既清海甸卷怀已,不殚厥锷焉施为。 乡党流风要人纪,文献晻昧烦探披。 泉虚石伫盖可负,况咏华黍赓参差。 青春登朝强仕归,猿鹤欢喜迎龙夔。 摩崖浯溪兴不衰,老于文学今其谁。 温良颜色入座有,时以句法相质疑。 龙章凤姿爱鳖跛,乱头粗服参旄氂。 东屯西瀼隔还往,岁四五至穷昏曦。 坐公听水之斋思,松篁琴筑弹流澌。 山举踏月夜半至,挟卷报道诗寻医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淮雨集》,作者是宋代诗人张孝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联:淮雨声声岁又阑,儿嬉造物太无端。 注释:淮地的雨水声响阵阵,转眼间一年又将过去。孩子们玩耍时无意中创造了这个景象,实在是有些不自然。 赏析:首句描绘了淮地独特的气候特征,即“淮雨”,这是对地理位置的直接描述。第二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孩子们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慨。这里的“儿嬉”是指孩童的游戏活动
【注释】 扬州:今江苏扬州。属狭邪:指扬州是当时有名的妓乐之地。太牢: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省:爱惜。才华:指文才。飞卿:指唐代诗人温庭筠,字飞卿,本名岐,排行第八。流落:失意,沉沦。樊川:洛阳东面的樊川,为温庭筠故里所在地。宫体诗:即艳体诗,专写男女情事的诗。杏花:指梅花。 【译文】 明月皎洁映照扬州城,这里是一个风流地方,文人墨客竞相来游,他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我虽身在洛阳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1. 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第一句:“枕上凉飔穿帐夜真良,巷出居人语未央。” - “枕上”:指的是诗人在夜间躺在枕头上的情景。 - “凉飔”:即清凉的风,这里形容夜晚的微风。 - “穿帐”:穿过帐篷,暗示夜晚的凉爽氛围。 - “夜真良”:表示夜晚非常美好、宁静。 - “巷出居人语未央”:街上的邻居还在谈论(事情),没有结束。 第二句:“客思移镫转深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写兄弟情深,后两句写对友人的怀念,中间两联写病中所见所感。 病卧抒思 吴楚相望老弟兄,家林仲子独孤行。 信知聚散期前定,止博艰虞练后生。 燕垒春寒忘近社,雁程霄迥恋残更。 已拌断绝吟哦事,本色还缘小病萌。 注释: - 吴楚相望老弟兄:形容兄弟之间相隔遥远,只能以书信往来。吴楚两地,指长江下游的东吴、西楚地区。 - 家林仲子
【注释】 除夕:旧历十二月三十日。常州:指苏轼的故乡,在今江苏省常州市。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不饮何因得酒悲:不喝酒怎么能够排遣心中的悲凉呢? 乡心于我直几微:乡愁之情萦绕着我的心头,就像细微的灰尘附着在几案上一样。 非缘儿女能相慰:不是因为有儿女在身边才能得到慰藉。 正恐田园未算归:担心家乡的田地和亲人不能算作我的归宿。 老去论兵空气壮:年岁增长,谈论兵法的雄心壮志仍然旺盛。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枣下虽垂非纂纂,花前屡舞更仙仙。 - 枣树下虽然垂挂着果实,但并不显得杂乱无章;花前多次跳舞,更加显得飘逸非凡。 - 岂尝老我愁何逊,颇为旁人笑泰颠。 - 我难道因为年岁增长而忧愁如何逊(南朝梁诗人)一般?反而常常被人嘲笑为过于自得其乐的泰颠(即陶渊明)。 - 卧酒频移花近榻,忍寒还听坐专毡。 - 我经常把酒移至花旁以助兴,忍受严寒时也喜欢独自坐在毡毯上聆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