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雨声声岁又阑,儿嬉造物太无端。
读书种断真堪惜,慰友词穷有至难。
他日水沉忆西阁,一时元鬓殉南冠。
怀王觉寤嗟何及,岂信兴亡属子兰。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淮雨集》,作者是宋代诗人张孝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联:淮雨声声岁又阑,儿嬉造物太无端。

注释:淮地的雨水声响阵阵,转眼间一年又将过去。孩子们玩耍时无意中创造了这个景象,实在是有些不自然。

赏析:首句描绘了淮地独特的气候特征,即“淮雨”,这是对地理位置的直接描述。第二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孩子们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慨。这里的“儿嬉”是指孩童的游戏活动,而“造物”则是说这些游戏不经意间创造了这样的自然景观,显得非常自然,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偶然性或非计划性,暗示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不可预见的一面。

第二联:读书种断真堪惜,慰友词穷有至难。

注释:学习中因追求学问而不断努力,真是令人惋惜的事情。安慰朋友时词不达意,感到十分困难。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矛盾情感。读书本是为了增长知识、提升自己,但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然而,这种努力有时可能得不到回报,甚至让人感到惋惜。在安慰朋友时,如果言辞不够恰当,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困惑或失望。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际交往中沟通障碍的认识和体会。

第三联:他日水沉忆西阁,一时元鬓殉南冠。

注释:将来有一天我会怀念那个水深的地方(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当时那些年轻的朋友为了南冠之辱也牺牲了生命。

赏析:第三联通过回忆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作者提到了“水沉”和“元鬓”,这两个词语分别代表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水沉通常指沉香木制成的酒器,而元鬓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剃去头发,以表示忠诚或屈服。这里通过这两个词语,传达了作者对过去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第四联:怀王觉寤嗟何及,岂信兴亡属子兰。

注释:想起大王醒来却已经太迟了,怎么能相信国家的兴衰全在于子兰?

赏析: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行为的深刻反思。这里提到的“怀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个君主或者某个特定时期的象征。而“觉寤”则意味着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寻求解决之道。但即便如此,当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改变现状也已经为时已晚。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进程中个人力量局限性的认识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悲观的情绪,认为即使有志之士,也难以完全掌握国家的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