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下虽垂非纂纂,花前屡舞更仙仙。
岂尝老我愁何逊,颇为旁人笑泰颠。
卧酒频移花近榻,忍寒还听坐专毡。
句成自取挑镫看,不似诚斋定不然。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枣下虽垂非纂纂,花前屡舞更仙仙。

  • 枣树下虽然垂挂着果实,但并不显得杂乱无章;花前多次跳舞,更加显得飘逸非凡。

  • 岂尝老我愁何逊,颇为旁人笑泰颠。

  • 我难道因为年岁增长而忧愁如何逊(南朝梁诗人)一般?反而常常被人嘲笑为过于自得其乐的泰颠(即陶渊明)。

  • 卧酒频移花近榻,忍寒还听坐专毡。

  • 我经常把酒移至花旁以助兴,忍受严寒时也喜欢独自坐在毡毯上聆听音乐。

  • 句成自取挑灯看,不似诚斋定不然。

  • 当诗句完成后,我常常自己挑灯来阅读它,这与其他诗人不同。

接下来是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枣下虽垂非纂纂:枣树下虽然挂满了果实,但这并不显得杂乱无章。
  2. 花前屡舞更仙仙:在花前跳舞,更加显得飘逸、超脱世俗。
  3. 岂尝老我愁何逊:我哪里像何逊一样因年岁增长而忧愁不已?
  4. 颇为旁人笑泰颠:反而被旁人笑话过于自得其乐,如同古代隐逸高人泰颠一般。
  5. 卧酒频移花近榻:我经常把酒放在花旁以助兴。
  6. 忍寒还听坐专毡:在寒冷的环境中,我也喜欢独自坐在毡毯上聆听音乐。
  7. 句成自取挑灯看:当诗句完成后,我喜欢自己挑灯来阅读它。
  8. 不似诚斋定不然:这与其他诗人不同,我更喜欢这种独自品味诗词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自我欣赏的情感。通过对枣树、花朵以及饮酒和写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性格特点。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