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鉴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韵律严谨,意境深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柳经秋老不藏鸦: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柳树已经变得干枯,不再像夏天那样茂密,但秋天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凄凉或萧条,反而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里的“不藏鸦”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美感,暗指柳树虽然凋零,但依然挺立在秋风中,如同一只孤独的鸟儿。 2. 景物因时莫浪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全词通过描写燕子绕径翻飞、栖息于邻家深院等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故人之深情厚意和对新居主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无奈和纠结。 步蟾宫 · 却燕 却燕(jue yàn):指赶走燕子。却,赶走;燕,燕子,常比喻人的朋友或旧日恋人。此词写送别友人归来的情景。 任伊:任凭它。 萦绕:盘旋环绕。 双剪:双翼。 纱槅子:纱窗,亦作“纱隔”。 齐关:同关。 红扇:红色的扇子。
【注释】: 1. 岩松:山中的松树。 2. 纷纷:指风吹过山中松林时发出的飒飒声响。 3. 陶宰相:即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曾任大司马、太尉等职,但因厌恶官场而辞官归隐,自称为五柳先生。 4. 怡情:使心情愉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诗,通过描写山中松树的风声,抒发了作者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之情。 首句“飘入岩松里”描绘出一幅山中松林在风中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
柳 撩烟拂雨画桥边,日送行人剧可怜。 更恨西风斜照里,摧残犹带一声蝉。 注释:柳枝在烟雾中轻轻拂动,雨水滋润着它,仿佛在画桥边上,阳光把行人送到了远方。然而我更加痛恨这斜阳的西风吹打着柳树枝条,让柳枝遭受摧残。柳枝上还残留着一只蝉的声音。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的诗歌。首句“撩烟拂雨画桥边”,描写了春风中的柳树,烟雾缭绕,雨水滋润,仿佛是画桥边的景色。第二句“日送行人剧可怜”
注释: - 红藕花开夏日长,薰风吹动满湖香。 - “红藕花开”指的是荷花盛开,而“夏日长”则描绘了夏天炎热的特点。 - 清标自合称君子,却把姿容比六郎。 - “清标自合”指的是荷花的品格高洁,与“君子”的高尚品质相符。而“却把姿容比六郎”则是将荷花的美丽与古代名将李靖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荷花美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赞美了它的品格和美丽
【注释】 愁:忧愁,哀伤。次:指“次韵”。秋山:秋天的山。闲处:闲暇的时候。相缠:相互纠缠、缠绕。双眉:眉毛,借代女子。怜:同情。无情:没有感情。留:留住。别:离别。君:对男子的美称。再留惟恐损春妍:再留下恐怕损害春天的美好容颜。妍:美丽。 【赏析】 这首小令是一首送别的词,作者在友人即将离去时,以自己的眼目观之,描绘了一幅友人临别时的情状。上片写友人临别时的情景:友人在闲暇之际,你却紧挨着她
【注释】: 竹雨:竹的细雨。亭亭节:指竹子高耸入云的形态,亭亭,高耸的样子;节,指分枝处。苦莫饶:不要让它受到伤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竹子不畏风雨、不惧雷电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坚强品质和崇高品格的赞赏。 首句“欲折亭亭节”是说诗人想要折断那挺拔的竹子,以显示自己的高大,而竹子则斜斜地挡住了道路,无法通过,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次句“斜侵苦莫饶”则是说竹子斜着身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春天即将结束的送别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离别之情。 首句"莺歌凄惋燕飞忙",莺鸟在啼唱着凄婉的歌声,燕子也在忙碌地飞行。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莺鸟的歌声和燕子的飞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似送东风过柳塘",诗人将春天比作一位温柔的女士,在送别的时候,她轻轻地吹拂着风,让柳树摇曳生姿。这句诗表达了春天的温柔和离别时的不舍。
注释: 春露落在花朵上,花朵好像早晨的妆容。 红色珍珠般的露珠,没有一粒不闪耀着光芒。 赏析: 这首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花房中的景象。首句“春露落花房”,以春雨滋润花朵为背景,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接下来两句“花如向晓妆”和“红珠千万粒,无粒不生光”,则是对花朵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写。诗人以“向晓妆”比喻花朵盛开的样子,用“红珠千万粒”形容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同无数的红宝石一样闪烁
【注释】 1.柳烟:指柳树的枝叶上挂满了柳絮,如同烟雾缭绕。 2.浓抹千条绿:形容柳树枝条繁多,绿意盎然。 3.春残未肯收:春天即将结束,柳树却不愿收起它那繁茂的枝叶。 4.杨花轻扑处:指柳絮随风轻轻飘落的场景。 5.漠漠使人愁:形容柳絮飘落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忧郁和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柳树、杨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