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陶
九峰之民多种茶,山村栉比千万家。朝脯伏腊皆仰此,累岁凭恃为生涯。 一朝使者忽禁榷,振举法令摇三巴。锥刀尽毫发,鞭朴过网罝。 悲哉西南人,生长逢勋华。垂髫以来至白首,未识此事徒忧嗟。 议欲伐茗荈,不如植禾麻。一花五出最为早,焙户常于火前造。 春来畏罪不敢言,芽甲任随黄叶老。安得仙崖凝露膏,寄与交朋叙勤好。 广平先生风格清,坐听万事心无营。日高睡觉懒慵起,不欲世态昏瞳睛。 诚宜玉筒摘佳品
汉焰中熄哀平微,子云有道不有时。 立言尽括二仪数,八十一首渊而微。 至神不形复不见,玄道固非人易知。 刘歆尝恐覆酱瓿,切愤学者斯言垂。 桓谭亦谓传必久,贱近贵远可逆推。 史臣俗笔拟僭号,数字岂免万世讥。 侯芭英骨久没地,千均难用一发维。 幸且绵绵未歇绝,果与后代扬雄期。 环中先生悟达者,力举雄道潜其思。 著图课见历象运,发隐扣达乾坤机。 深嗟范望用心苦,意与测异将奚归。 乃覃精义述讲疏
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 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 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 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 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 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五六十载一邑间,安宁寇乱昏复晨。 世累不我及,浩然保天真。尝闻西南维,是古多隐沦。
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 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 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 君常露华采,流品推第一。 西南有豪俊,自此贵名出。 天池可直上,中减扶摇力。 不免逐鹪鹩,抢榆暂栖息。 北窗换五斗,轻重固不敌。 况当念赤子,安忍负愧色。 归来林下泉,屡把尘衣涤。 南溟徒尔慕,腐鼠莫我吓。 清樽及黄卷,两与圣贤觌。 伊予最不肖,厚幸蒙贲饰。
六经圣人心,言以寓微意。 著示万世教,大略归简易。 先儒事研覃,传注发奥秘。 其间岂无失,十数才一二。 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 学者不务此,纷纷竞非是。 所得方一毫,已谓尽千里。 譬如就寸管,窥觇九清位。 又如持小蠡,测度巨浸水。 近年经术兴,众说尤鼎沸。 或沿老佛解,或取鬼神议。 或以对偶求,或用点画治。 往往勤万言,区区释数字。 茫昧超洪荒,高阔等天地。 幽欲根死生,明欲混愚智。
行行重行行,千里秦蜀道。 落日飞孤云,秋风荡衰草。 极望快归目,深思感幽抱。 吾俗有谣言,公还一何早。
春前识寒梅,雨里见修竹。 一水自浮花,六神休捣曲。 清惠非尘埃,佳章亦金玉。 毫发无重轻,此意可励俗。
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 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 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 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 我公天下贤,许国以诚悃。 危言屡启纳,大事费量忖。 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 工如鲁匠斫,钜木赴绳准。 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 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 远视前世贤,并驱而齐轸。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
蜀山千寻立,奇势凌穹苍。 岷水万里走,怒流吞沧浪。 南连楚越腹,北际秦陇吭。 乾坤所造作,险固天下彊。 四境高与深,沃野蟠中央。 天时少凶旱,地力宜耕桑。 生齿万亿计,赀货丰且穰。 运载实内府,重车不停箱。 公廪己腐粟,私家始馀粮。 恬然礼义俗,杳在无何乡。 王泽或壅闭,土风亦悲凉。 所以二僭伪,草木罹凋伤。 继有三盗起,氛埃屡飞扬。 耳目殊未远,本末犹可详。 朝廷任连帅,指顾宁一方。
王生性高闲,了不挂尘网。 家居蔡山下,景物尽幽爽。 山松何年植,老干已增长。 山云终日飞,秀气自飘荡。 山泉涓涓流,落涧有馀响。 山月隐隐出,澄辉透林莽。 生尝坐岩石,寂尔遗万想。 横琴试一弄,意外忽忘象。 千年几兴亡,六合一俯仰。 惟传太古声,犹在五弦上。 纯皇与圣帝,作乐理和畅。 志士及幽人,寄情多感怆。 于焉得深趣,不返而遂往。 铢石莫重轻,尺寻奚直枉。 清哉此标节,抑可劝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