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之
林亦之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作品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上,也在于他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以下是对林亦之的介绍: 1. 人物生平:林亦之(1136—1185),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福州福清人。他师从著名学者林光朝,并与其弟子赵汝愚共同在莆田红泉讲学。林光朝高弟的身份使得林亦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的生命轨迹因政治变故而显得格外短暂,卒于未及朝廷命官之时
范公弥诞之辰辄述闾巷语为邑大夫寿且俟采诗者
锦楼寿曲未须吹,且听江边老妇词。 但愿年年好官长,一如官长在官时。
同范长官郑主簿送战船至盐屿江上奉酬应尉
相送长江风浪轻,尉仙真自好心情。 四更明月宿何处,鱼骨山前第一程。
题长乐县灵峰寺望日亭
云母江边有草亭,分明见得日头生。 一村篱落更何处,此已无天只水声。
奉题林稚春
故人所说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饮。秋水一双明炯炯,数在青囊第一品。 狂风江上吹蒹葭,此物往往得之嵇康阮籍家。闭门诵书二十年,眼睛损尽生空花。 建阳小作箸头书,残更灯火乱虫鱼。石渠文字大如斗,场屋岁月又不偶。 却来南山青草边,东西四至尽为菊花田。手提长筐向山曲,一下收拾三百斛。 昨者昏寐才起来,解把檐头小字读。乃知妙物通群仙,一切药裹应弃捐
奉酬稚春梅花行
草堂梅花千万枝,新诗品题何太奇。 可怜一枝非凡群,赏心何人空自珍。 请与君谈别花人,如或见之当俯身。 西湖一带何苍茫,娟娟数枝临水傍。 上有幽人眉骨横,终日对花情意生。 花如秋月照芭蕉,人似春风吹野苗。 人与花枝自相亲,一篇至今吟如新。 胸中若有一点尘,纵对此花无精神。 平生不识市沽儿,四更诵书长苦饥。 摩挲此腹绕疏篱,笑折花枝花自知
郑氏母挽词二首
片片花飞上巳村,谁将双泪哭寒原。 明朝况是初三日,好把流杯为续魂。
章徽之妻卢氏挽词
蒿里歌,蒿里曲。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少年款款嫁夫婿,今夜屋檐何处宿。 蒿里歌,蒿里曲。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
野阔村归如暮鸦,路沿溪曲似春蛇。 不谙水土愁多病,忽听乡谈喜近家。 一带青山将屋绕,数行绿竹倚门斜。 年年逆旅逢重九,今岁须看篱下花
同安抚赵子直
祖帐寒梅白未空,已看新叶绿重重。 八州斧钺送行客,十里旌旗绕暮峰。 北斗独高韩吏部,南州争慕郭林宗。 一时宾主俱豪杰,敢道招要到野农
别莆阳史君林宗丞二首
下笔翩翩如史君,年过五十始朱轮。 蜀山久托无家客,滕国曾为负耒人。 脱印忽闻过我里,攀辕尤更甚州民。 乍晴乍雨黄梅道,好听泥封下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