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炎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手法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的具体要求是“对下面这首诗逐句解读”,然后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语“逐句解读”,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我拿着美玉还投给了喜鹊,熔化金汁却怨恨它像犁铧一样。我行吟时乘着晓月,扶着拐杖走进春天泥泞的田野。我愿意像怀文豹那样有文采,但终愧于像秃角犀牛那样没有文采
【注释】己酉岁:即元和九年,作者在江州的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是说当时作者因躲避战乱,来到江州龙潭寺的寺院避难。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诗题下自注:“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避地江州,作《龙潭院五绝》。”五首:这里实为五首七绝。潭黑蛟龙宅,山青虎豹林:潭水漆黑,蛟龙藏匿;山色苍青,虎豹盘踞。“潭”和“山”都是借代词,泛指江州龙潭寺周围的山水环境。“潭”字暗含了龙潭寺
冯太冲置酒即事次公实韵 【注释】:冯太冲,作者的朋友。次公,指张次公。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朋友在清明时节相聚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富有诗意。 故人同客寓,萧寺近清明。 【注释】:故人,老朋友。客寓,旅居异乡。萧寺,寺庙。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4月4日或5日。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朋友与自己共同居住在一个萧瑟的寺庙中
载酒邀公实同过西园食枇杷次公实韵 有美枇杷子,三珍共一时。 朱樱梁苑早,卢橘蜀都迟。 载酒宁辞病,窥园似好奇。 酬君要佳句,从古未题诗。 注释: 1. 载酒邀公实同过西园食枇杷:邀请公实一起到西园去品尝枇杷。 2. 有美枇杷子:枇杷果实美味。 3. 三珍共一时:三种珍贵的水果同时成熟。 4. 朱樱梁苑早:朱红的樱桃在京城梁武帝的御果园里很早就已经成熟了。 5. 卢橘蜀都迟
【注释】 ①公:指作者自喻。赋:写诗。枇杷:一种水果名,果实椭圆形,皮薄易开,味酸甜可口。②连云:形容山势高耸直上,与云相连。葱茜:形容树木郁密繁茂的样子。③佳树:指枇杷树。④雨露深:恩泽深厚、滋润之意。⑤山夫:指山里劳动者。琢(zhuó)栗玉:雕琢成栗子般光滑的玉器。⑥谷鸟:指山间飞鸟,比喻隐士。避丸金:躲避黄金般的诱惑。⑦羁栖:羁旅漂泊。⑧兹焉:这里、这样。慰心:宽慰、抚慰心灵。 【赏析】
诗句原文: 杀气缠中土,妖徵出泰阶。 架桥凌禹穴,投策暗秦淮。 匪兕歌何苦,非熊愿亦乖。 申胥虽有泪,无地寄余怀。 注释: - 己酉岁:指的是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这一年洪炎因避乱而来到龙潭院。 - 十一月二十六日:洪炎在龙潭院开始躲避战乱的日期。 - 避寇至龙潭院:洪炎在避难过程中到达龙潭院。 - 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这是洪炎在避难期间创作的五首诗。 译文: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韵二首 兔迒通一线,笋舆度千寻。 隔林见潭影,迎客有铃音。 梵呗出广殿,飞舞来珍禽。 履此胜绝境,一清尘虑心。 注释: 兔迒通一线:形容兔子在窄小的通道里快速奔跑,像穿过一根线一样。 笋舆度千寻:形容乘坐着像竹笋一样的小车,穿越了长长的山路。 隔林见潭影:站在树林中,能看见潭水的影子。 迎客有铃音:迎接客人时,铃声响起。 梵呗出广殿,飞舞来珍禽
【注释】 次韵公实喜晴二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因公实高兴天晴而作的两首诗。 冻雨连三日,春膏过一犁:冬日的雨水连续下了三天,春耕时节的地已经翻过一遍。 寺桥杯渡水,村径橇行泥:寺庙旁的小桥上,人们用瓢舀水渡过溪涧;村边的土路上,橇子正在行走。 燠(yù)若生阳谷:温暖如同太阳照耀的地方。 寒收岂石犀:寒冷的季节里,收获庄稼又怎能依靠石犀来驱赶野兽。 欲穷洪范理,夕室有青藜
注释: 仲氏:指诗人的朋友。趣玄远:追求高深的道理。非尺寻:不是尺许(约一尺)那么短。干戈际:战争年代。金玉音:像金、玉一样美好的声音。七日:七天,形容时间之长。南山雾:南山上缭绕的云雾。一鸣幽谷禽:一声鸣叫,惊动了幽谷中的鸟儿。拂尘壁:拂去尘埃,擦拭字画。愁绝见予心:愁苦到了极点才能见到我的心思。赏析:这是一首题壁上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在这首诗中
【赏析】 这是一组写景抒情诗。全诗以寺为线索展开,描绘了龙潭院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突兀山椒寺”是全诗的总领,写出了龙潭院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突兀”二字写出了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而“山椒”,则表明了其地势的高峻。次句“披榛二百年”则是对寺龄的具体描写,写出了这座古刹历经沧桑的历史沧桑感。第三、四两句“刹从吾祖卜,席是里僧传”则是对寺庙主人的介绍。前一句交代了寺庙主人与祖辈有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