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陶孙
【注释】 河津:古地名。五漏:传说黄河上每隔一里地便有一座石阙,名为“漏刻”,用来计时,所以称为“五漏”。后用以指代时间之久。 雾雨:细如牛毛的小雨。千家:指千户人家。 白日鸣饥鼠,深更歇怒蛙:太阳落山了,饥饿的老鼠开始出来觅食;深夜时分,愤怒的青蛙不再鸣叫。 境空愁稍进,诗短意能加:夜晚寂静的时候,忧愁渐渐加重;诗歌虽然简短,但含义深远。 客路多风雨,深忧斗柄斜:旅途中经常遇到风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旧时黄正父,今日一浮屠”,前句中的“正父”指的是黄庭坚。黄庭坚在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到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次年改任戎州知州。这里的“一浮屠”指的是僧人。黄山谷的诗风豪放,喜欢佛老之说,他与禅师来往密切,有赠禅僧、赞禅僧的诗作。 第二联
上闽帅范石湖五首 今代论文更是非,赏音谁复得牙夔。 直从长庆成编日,便到先生晚岁诗。 万马萧萧闲律令,孤峰隐隐出旌旗。 了知长短三千首,收拾馀师即我师。 注释:这组诗共五首,都是诗人在福建任官时写给友人的书信。其中第一首表达了对当代文论的不满和失望,认为当今文坛没有真正的文学才华;第二首则回忆了自己在长庆时期创作诗歌的情况,以及后来成为晚岁诗作的渊源;第三首通过比喻,描绘了作者在福建任官时的景象
诗句:人物于今正眇然,欲从江表访先贤。 译文:现在的人们对于学问的渴望和追求似乎已经变得淡然了,他们想要去寻找那些古代的贤人,去学习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关键词:人物、眇然、江表、先贤、学府、学问、追寻、智慧、才能、学习、渴求。 赏析:敖陶孙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渴望和对古代贤人的追寻。他认为现在的人们对于学问的追求似乎已经变得淡然了,他们不再像古人那样渴望学习和追求知识
夜坐 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 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 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注释】: 来雁:北归的大雁。 鬓毛随日化:指年岁渐渐增长,鬓边白发一天天增多。 拄颊:用手支撑颊部而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独自在楼上的寂寞情怀。首联“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以景起兴,点出诗人独自在楼上的时间和环境;颔联“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八堰三江良苦,十洲五峤能明。 归路未夸海市,还家且餍南烹。
薄薄酒,胜斋蔬。 粗粗布,胜无襦。 丑妻恶妾胜鳏孤。 叱涂呵道驱高车,何如醉归连臂行相扶。 巍冠束带商唐虞,何如北窗散发拥腹千爬梳。 金樽瓦盆酒如一,食芹差可无雕胡。 名尧字孔相号呼,百年蝼蚁同丘墟。 朝为卿相暮匹夫,青黄蚤失沟中枯。 锥利未必贤椎愚,左圆右方徒区区。 不如浊酒三杯对丑妇,荆钗布裙相媚妩
昨送郑广文,持毡就客坐。 今辞习主簿,相与枕书卧。 名字擅一世,此法当寒饿。 臞庵书满屋,十夏作僧过。 就使君交我,指目等奇货。 百年寸箠折,万事一甑破。 独念君行路,历历眼中堕。 入衢酒无声,道信山辞涴。 每忆上程时,店火明个个。 征人语暝霭,嘶马带枯莝。 是间万金药,贵子身剂和。 饮酒端不恶,为米知何奈。 手板付丞相,此语尚须佐
漏尽有行客,袁侯挽不来。 掉头缁尘中,胡为此徘徊。 何处非诗具,螺江如泼醅。 公子亦岂痴,索笑西湖梅。 平生诗书腹,不计簿领材。 噫呜梁父吟,慷慨新丰杯。 梦作方士凫,唤杖听风雷。 何知江东路,瘦马冲尘埃。 君名在吏部,作吏始此回。 兽弱而弩强,蹙缩生自猜。 自猜固如此,一语须君裁。 王事有靡盬,柴车谁当推。 行矣勿告劳,试身文书堆
世纷何豫人,直作走千里。 寒压破虎鞯,霜风杀淮苇。 能来得吾愿,连夜灯花喜。 矫矫将军力,一日破万纸。 填胸龙豹韬,政坐毛锥子。 区区寄人幕,谁访习凿齿。 相见各挽须,士穷乃如此。 吾谋适不用,步到狼山趾。 荒村围海气,尖城如卧已。 幸当小盘旋,长袖为君起。 回首叫周郎,湟水面欲死。 往者城南杜,钿车凑流水。 胡然落此地,伴客歌快耳。 吾徒离阔好,见即裂其眦。 中年迫婚宦,官事漫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