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陶孙
诗句翻译为中文: 老马知涂益可羞,寒灯冷砚照穷愁 译文: 老马明白它的路途,感到可羞。在寒冷的灯光下,我独自坐在书桌旁,面对着无尽的忧愁和困惑。 注释: 1. 老马:这里指老去的马,象征着岁月流逝和人生经历。 2. 知涂益可羞:知道(认识到)道路,感到可羞(羞愧)。 3. 寒灯:指寒冷的灯光,象征孤独和清苦。 4. 冷砚:指冰冷的砚台,象征学问的艰辛和寂寞。 5. 照穷愁:照亮了内心的忧愁
病中用杜工部江村韵 早岁纵横论九流,中年往往爱清幽。 细观梦境皆争鹿,静遣机心欲狎鸥。 池上贪闲临晋帖,灯前抱病看吴钩。 山林钟鼎从天赋,言志俱惭点与求。 注释: 1. 早岁纵横论九流:年轻时喜欢议论各种学问和流派。 2. 中年往往爱清幽:到了中年更喜欢安静、清幽的环境。 3. 细观梦境皆争鹿:仔细观察自己的梦境,似乎都在争夺一个“鹿”字。 4. 静遣机心欲狎鸥:静静地让心思变得柔和
【注释】: 1.羊城:广州别称,这里泛指京城。 2.韶石:即韶山,在湖南省韶山市。 3.拨云见日:拨开云雾,见到太阳。形容冲破黑暗,看到光明。 4.偏师:一支军队。 5.系书:把书信系在雁足上。 6.腾上:比喻直上。 7.区区:微不足道的样子,这里指韩康的贫贱生活。 8.却自然:归真返璞,不事张扬。 【译文】: 昨天在羊城的分别时,你驾着韶州之车叩响了天庭。 偏师政略要磨砺诗歌垒
【注释】: 1. 满窗晴旭散轻埃:指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使空气中充满了尘埃。 2. 报答生成只酒杯:指人生就像一杯好酒,需要珍惜,不可浪费。 3. 篇什正须今日用:指文章或诗篇应该趁现在写,因为将来可能会失去机会。 4. 岁时偏傍俗人来:指时间被世俗的人占据,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5. 轻舠上藕泥初拭:指的是小舟经过藕塘的时候,把船桨上的泥土清理干净。 6. 小巷争鱼臭不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上闽帅范石湖五首》。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石湖,南宋著名文学家。他曾多次担任地方长官,对地方的文化事业有贡献。范成大的诗作以内容真实、生动活泼、语言通俗著称。 下面是逐句解读: ``` 早知吴下多奇士,身许先生嫡子行。 ``` - 译文:“早就知道吴地(今江苏苏州)有很多杰出的人才,愿意作为先生的嫡系子孙去追随你。” - 注释:吴下 -
这首诗是诗人送给两位赵提干(即赵明诚和赵德昭)的。赵明诚是宋代著名学者,他酷爱收藏金石碑刻,与苏轼、黄庭坚等都有交往。赵德昭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物,曾为《汉书》作注。 我们来看第一句“胜赏多从暇日违,眼中朋友欲星稀”。这里的“胜赏”指的是美好的景色,而“暇日”则是指闲暇的时光。诗人用“眼中朋友欲星稀”来形容自己的好友们逐渐稀少,就像星星一样难以再见。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他在福建任帅时写下了这五首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丁年口伐真奇事,一代诗鸣不救贫。" - "丁年":这里指的是丁年的岁数,即四十六岁。 - "口伐": 讨伐。 - "真奇事":确实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 - "一代诗鸣不救贫":在这个时代(宋代),诗人虽然声名远扬,但并没有解决贫穷的问题。 2. "大手欲推浯水颂,群酋曾折石湖巾。" - "大手"
此行闽峤吾能数,行尽天南未了青。注释:我此行经过的闽地(即福建),我都能数得过来。我走过的天南(即闽南)还未完全走遍,那里的风景仍然让人感到新鲜。莫倚看山韬墨本,要须入界挟图经。注释:不要依靠着看山的闲暇时间来磨墨,要进入闽地去实地观察。莫倚看山韬墨本,要须入界挟图经。莫倚,不要依靠;韬墨本,指的是磨墨时不显露自己的用意,韬,隐藏。入界,进入闽地。挟图经,携带地图和典籍。西湖杨柳云生镜
注释: 迎面宾鸿去未多,揽袪官柳不胜拖。 上句“迎面宾鸿去未多”,意为在迎接的宾客中,有一只大雁飞走了。下句“揽袪官柳不胜拖”,意味着被官员们挽留的垂柳,已经长到了无法拖曳的程度。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还家定笑扊扅曲,上水初听欸乃歌。 上句“还家定笑扊扅曲”,意为回到家时,一定会高兴地演奏着《扊扅》曲。下句“上水初听欸乃歌”,意味着在江水上初次聆听《欸乃歌》时
次韵盖睎之见忆 臞翁方解夏,盖令正防秋。 净社吾追远,侯封子择留。 硬黄随意草,大白几时浮。 莫话河南北,伤心感沛州。 注释: 1. 臞翁:指作者自称。方解夏:正在过夏天。盖令:即盖令公,这里代指友人。正防秋:正在准备秋天的收获。 2. 净社:指墓地。吾追远:我追思先人。侯封:指封侯的爵位。子择留:你选择留下。 3. 硬黄:黄色的纸张,用来写信。随意草:随意写下的草稿。大白:白色的白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