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协
我公得入如来室,心镜常明不用磨。 好倚悬崖结趺座,任从来者问云何。 诗句释义 “我公得入如来室”: 这里的“我公”指的是曾协,他得以进入如来的佛室,意味着获得了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如来”在佛教中是佛陀的尊称,这里用以象征极高的精神境界。“室”则代表一个清净、神圣的空间,比喻心灵的净土或修行的场所。 “心镜常明不用磨”: 心镜指的是内心的映像,如同镜子一样清晰反映内心世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潇湘少驻便经年,自信孤忠莫问天。 释义:在潇湘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我对自己的忠诚毫不动摇,无需向任何人询问天意如何。 - 果为冕旒勤注想,不容泉石得高眠。 解析:果然是为了皇帝的冠冕而勤奋思考,不允许自己像泉水和山石一样能够高枕无忧地休息。 关键词注释 1. “潇湘”:指的是湖南的潇水和湘江,这里可能表示诗人曾经到访或居住过的地方。 2.
注释:和韩子文五首,其三。与您并肩而行,聆听冬日的钟声。下车后,我们便在座中陈列了酒席。 南北东西,我们的家乡不同;但在笑谈间,我们仿佛与天地同在。 赏析:本诗通过写与子文的欢聚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重之情,也表现了他们的豁达胸襟和高远志趣。全诗以“联辔听冬珑”开篇,描绘了一幅和煦温馨、和谐融洽的画面,为下文蓄势
注释:谁能理解醉酒后醒来时,才开始听到那鸣禽的叫声?好像在幽静的山林里催促我穿上蜡屐,水边沙岸观赏春色开始萌发。 赏析:诗中的“解”字是“理解”、“懂得”的意思,“遣”字意为“排遣”、“解除”,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谁能理解醉酒后醒来时,才开始听到那鸣禽的叫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精神状态,他仿佛已经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督几:指督责。画:指绘画、作画。清景:美景。绳枢:古代的井上汲水用的木制转轮,比喻简陋的生活。三昧:禅宗语,意为达到一种境界,悟道。坐隅:指坐处。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北固山观景时的心情和所见所感。 首句“北固江山自有馀”,写北固山的山水之胜。北固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入海处,地势险要,为江防重地。诗人在这里观景,感到北固山风光之美是大自然赋予的,无需人为修饰,自然美已足
【注释】 水轩:水边小轩。死灰同:指死灰复燃,比喻事物重又兴起。一息:一口气。呼号:呼唤呼喊。万窍:千孔百洞,指四面八方。溪流:指山泉。镜:比喻清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枕流的石头作比兴,抒发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思考。 首句“水轩宴坐死灰同”是说,自己如那已死的灰烬,在水边的轩中静静地坐着,与死灰同化,毫无生气;第二句“一息呼号万窍风”则是说,只有一息尚存的微弱生命
【注释】 点数诗流一唯阿,胸中星斗想森罗:诗人认为在众多的诗人之中,没有谁能超过自己;自己的心海中像天上的星辰一样,星星点点,繁复繁多。点数:衡量、评定。 新篇莫浪传红粉,堪与朱弦荐咏歌:不要随便地把诗传给那些喜欢写艳情的男子,而应该献给有识之士去诵读,以供大家欣赏和吟唱。 【赏析】 “点数诗流”,是说自己在众多的诗人当中,认为自己是最出色的;“胸中星斗”,是说自己的心海像天上的星辰一样
本诗为宋代诗人曾协所作《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著语戏书二伽陀问之》中的第二句。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 诗句:主人无耳谁求洗,试问声从何处来。 - 译文:主人没有耳朵,谁能求得清净?试着问一声,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满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通过提问“谁求洗”和“声从何处来”,诗人展现了他对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内心清净的执着追求
注释: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我再次和友人饮酒作诗。我计划乘着清凉的晚风飞向天界,与天上的仙子们一起畅饮。我将立刻吟诵新作的诗句,让仙女们传唱这首美妙的诗歌。 赏析:诗人以月夜为背景,借月色、清风、歌声等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乘着清风明月飞往天宫,与仙人共饮美酒,并朗诵他的新作诗篇。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注释】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和,写。史侍郎即史浩,字直翁,号翠岩,南宋文学家、书法家。游澹岩:游历山中。澹岩:山名。 其六:其六为组诗的第六篇,与第一首同题。 岩:山峰。 千寻起:指峰峦高耸,层层叠叠。 炉烟:指香炉中的烟雾。 轻:飘渺。 世缘:尘世姻缘,指人间的缘分。 染著:沾染上。 个中信息:其中的消息。 有谁明:谁能明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之诗。前两句写山中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