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之奇
注释:乐平吾乐于武溪,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不相信弦歌武溪深。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之情的诗。首句“乐平吾乐何有极”,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乐平的喜爱之深,认为它没有什么地方能与它相比。第二句“不信弦歌武溪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情,表明作者不相信其他地方的山水比家乡更吸引人。整首诗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磨剑池 闻说旌阳旧筑坛,故浮修水一来看。 至今磨剑池犹在,冷浸一天星斗寒。 注释:磨剑池的传说:听说当年旌阳县令曾在这里修筑祭坛,所以后来的人又来到这里。现在这个磨剑池仍然存在,它被冷浸着,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寒冷。 赏析:这首七绝,以咏史抒怀为主题,借古鉴今,寓意遥深。首句“闻说旌阳旧筑坛”,就已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氛围之中。据史书记载,旌阳(今四川绵阳)是诸葛亮的出生地,这里曾是刘备的故乡
诗句如下: 旴江一带碧涟漪, 来凭阑干把酒时。 吏役不知春色晚, 绯桃花发两三枝。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旴水诗》是宋代诗人蒋之奇的作品。全诗通过对泜水清澈、沙滩明净、碧波荡漾、远处山峰和乱石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恣意畅游的喜悦和对古人往事的怀想。前两句“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简洁明了地描绘了泜水的清澈和沙滩的明净。第三句“吏役不知春色晚
麻源诗 泉飞石磴尚微红,涧出铜陵碧数重。 遥想谢公临郡日,几回屐齿印苔封。 译文: 泉水从石头的梯级上飞流而下,石梯上的水花还带着微红色,山涧流出后汇成数道碧绿的水波。我遥想当年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曾多少次穿着木屐漫步在这山间小路上,他的足迹在青苔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子冈的自然景色,通过泉水和山涧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谢灵运的描写
注释:龙池岩,即龙池洞。苍龙蜕骨去已久,山根一穴如天开。意思是说苍龙的骨骼已经蜕去很久了,龙池洞中有一个洞穴如同天空一般开阔。寄言俗客不可入,往往白昼生风雷。意思是说告诉那些世俗之人不要进入其中,因为那里常常在白天就出现风雷等现象。 赏析:此诗以苍龙为喻,赞美龙池岩的神奇美丽。首句“苍龙蜕骨去已久”,既表明了龙池岩的悠久历史和深邃内涵,又表达了诗人对龙池岩神秘莫测、令人敬畏的敬畏之情
注释: 1. 全闽形势属临汀:意思是说全闽地区的地势形势都与临汀相似。 2. 赣岭连疆似井陉:意思是说赣岭的山脉连绵不绝,像井陉一样。 3. 江汇里渊销地脉:意思是说江河汇聚的地方,就像地里的脉络被销蚀一样。 4. 山横华盖应天星:意思是说山脉横卧像天星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福建山水美景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福建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景象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注释:我已经在狼山寺庙住了十年之久,旧的题咏仍然像碧纱罩着尘埃,但如今重游此地,发现风物依旧,只是自己衰残老病了。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故地的怀念之情。首句点出诗人已经居住了十年。二句写旧时题咏犹在,而人已衰老、憔悴、多病;三、四句写重来后发现旧时的景物依然如故,只是自己已经衰老、多病、憔悴了
《题孤岭》是宋代诗人蒋之奇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 第一句:“蛟绡剪下碧双垂。” - 注释:这里“蛟绡”比喻山岭如蛟龙般的形态,而“剪下碧双垂”则描绘了山岭如同两条碧绿色的丝带垂挂下来。这里的“剪下”与“垂”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使得山岭仿佛被精心裁剪而成,更显其柔美与灵动。 - 赏析
【注释】 琴高:汉代传说中的仙人。 泾川:地名。 “崭然”二句:形容石峰峻峭,山色青翠,凌空耸立。 “自惭”二句:说自己不能像神仙一样飞升,只好羡慕琴高能控制鲤鱼。李白在泾川(今甘肃省平凉县)游览后作此诗。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泾川山水之美:“来至泾川十里馀,崭然怪石翠凌虚。”诗人来到泾川,沿途所见,景色秀丽,令人心旷神怡。他登上泾川城北的高山,只见山峰陡峭,怪石嶙峋
泾溪 荡漾溪沙深浅间,群山回抱翠连环。 扁舟便欲乘流去,直下山门六刺滩。 注释: 泾溪:指泾河之溪,即泾河上的小溪。 荡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深浅间:指水流的深浅不一。 群山:多座山。 回抱:环绕。 翠连环:像翠绿色的连在一起的环子。形容山的连绵起伏,青翠如连环。 扁舟:小船。 便欲:正要。 乘流去:顺着水流而去。 山门:山的入口,也泛指山。 六刺滩:地名,在今安徽省泾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