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对作者感情的体会。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和语言特征进行赏析。“秋日山居”意思是:秋天的时节住在深山里;“数椽依碧嶂,飞瀑溅藤萝”意思是:几间房屋傍依着青翠的山壁,飞流直下的瀑布溅落在攀缘的藤萝上(碧嶂,青翠的山壁,也指山;碧,青色);“地僻行人少,夜凉明月多”意思是:山中偏僻,往来的人很少;夜深了
秋日江居 家枕沧江住,西风卷暮秋。 云行天欲动,潮长屋如浮。 落叶悬渔网,斜阳满客舟。 吟成谁管领,拍手唤沙鸥。 译文: 我住在沧江边,家就枕在江水之畔; 秋风萧瑟,吹动着一天的傍晚,带着一丝寒意。 天空中的云彩仿佛要被风吹动, 而长江的潮水也随着江面上涨显得更加汹涌澎湃。 树叶飘落在江面上,就像是挂在了渔网上, 夕阳洒满了一叶孤舟,映照出一片金黄。 吟诗作赋无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
湖上寺 西湖风光好,每被寺僧分。 榻卧通宵月,窗开叠嶂云。 注释:西湖风光美丽,经常被寺庙里的僧人所欣赏和分享。我躺在床上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层层叠嶂的山峦云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上寺庙中的感受。诗中“西湖风光好”一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天宽多境界,地静隔嚣氛”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晚独处时,仰望天空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仔细辨析每个选项所描述的场景或意象是否符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从整体上把握诗意后,再仔细阅读各选项描述内容,一一比对,判断正误。 “怕上夕阳楼”的意思是:怕登上高高的楼宇,面对西下的夕阳。“怕上”二字,写出了诗人的畏惧心理,表现了诗人对日暮时分的惆怅之情。“夕阳楼”,指高楼。
【注释】: 家枕官河住:家在官河之畔。 楼闲春已深:楼阁静悄悄的,春天已经过去。 水风清燕语,帘日碎桐阴:水面上的轻风带着清爽,燕子在说话;帘外的阳光把桐树的影子打碎了。 煮茗降书困:煮茶来解读书的疲惫。 焚香启道心:点燃香来启发内心的道德意识。 浮云轻富贵,城市即山林:飘渺如浮云般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而都市之中,亦可以有如山林般清净自在的生活。 【赏析】:
小窗秋色静,云影弄斜阳。 山带雨馀翠,菊存霜后香。 注释:小窗户前,秋天的色彩显得格外宁静。云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时隐时现,如同在玩弄着斜阳。山峦上带着雨水的痕迹,显露出翠绿色;菊花在霜雪之后依然保持着香气。 诗情多冷澹,酒态强轩昂。 近得梅为友,相看风味长。 注释:诗歌的情感大多显得冷清而淡泊,酒意则显得强烈而高昂。最近得到一株梅花作为朋友,看着它相看两不厌。 赏析:
【注释】: 王岩幽隐居:在王岩山中隐居。王岩,山名,在今安徽宣城。 一片清闲福,山间结小庐:享受着宁静悠闲的生活,山间筑了一座茅屋。 此身为隐计,有地学农锄:为了实现隐居的愿望,自己动手开垦土地,种田除草。 午饮煎溪茗,朝羹摘野蔬:中午喝着煎好的绿茶,早晨吃着采摘的青菜。 无人知姓字,可以避徵书:没有别人知道自己的姓名,可以躲避征收赋税的差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田园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馆坐秋雨 - 在山中的宾馆里,我静静地坐在秋雨中。 2. 风吹霁景开 - 当风停雨散后,天空变得晴朗,美丽的景色也随之展开。 3. 夕阳明远水 - 夕阳的光辉照亮了远处的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4. 落叶走空阶 - 树叶从空中飘落,落在空旷的台阶上,增添了几分萧瑟的气息。 5. 白发人谁健 - 看到满头白发的人,谁能保持健康?这里反映了对人生衰老的感慨。 6.
【注释】张一斋:即张先,北宋词人。同上最高台:登上最高的平台。山头:山上,此处指山顶。晚色开:傍晚的景色开放。风才驱雨去:风刚刚把雨赶走。月渐出云来:月亮渐渐从云中出来。世事悲秋扇:世间的人事如同秋天的扇子,凋零衰落。吟情付酒杯:将心中的感慨寄托在酒杯中。谁家砧杵动,寒计又相催:是谁家的捣衣声,催促着寒冷的时节到来?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作者登上高高的楼台,放眼远望
【注释】 古招提:指古招提寺,在浙江天台山。贾秋壑:即贾岛,人称“诗奴”。 □:通“拱”,环绕的意思。残花:凋谢的菊花。 白猿呼不应:典出《列子·黄帝》,传说古代有一只白猿住在山上,它喜欢发出长长的叫声,当它要被猎人捉走时,却不肯叫出声来,所以后来把不叫或假装不叫叫做“白猿叫不应”。 赏析: 这是一首写重游古招提寺所见所感的五律。首联写自己重游古招提寺时的情景,颔联写亭影、云微,颈联写风声、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