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玙
【注释】: 枯藤:指老藤。棕屦(jù):用棕叶制成的鞋。梅实:指梅子。菜花:指油菜花。村深:村子僻远。贳(shì)酒:赊欠酒钱。旋:马上、立刻的意思。笑说:谈笑间互相讲述。生涯事:生计之事。栽桑与种麻:即“养蚕织麻”。 【译文】: 枯老的藤蔓伴我穿破草鞋,来到野外人家。 细雨滋润了梅树,轻风催动着菜花。 村子偏僻难以赊买酒喝,客人来了就马上煮茶。 笑着谈论着生计之道,种桑和养蚕织麻。 【赏析】:
首先给出诗句: 春未来时花未觉,春欲去时花又落。 莫言世事无始终,春亦于花太情薄。 我今问花并问春,司花司春者何人。 空中仿佛有神语,此当问之于大钧。 不如再作问钧赋,赋成直上天门去。 扣天乞与花长春,免使花飞怨春暮。 接下来是译文: 春天还没有到来,花儿还没有察觉,春天即将离去,花儿已经凋谢。 不要说世事没有始终,春天也对花儿太无情了。 我现在询问花儿和春天,是谁在管理着花儿和春天?
移种菖蒲 谁剪苍龙髯,种之水边石。 不与草争春,四时挺幽碧。 余心具静观,而爱此正色。 一朝移香根,古瓷手亲植。 疏之以泠风,沐之以甘泽。 得此伴闲身,凡花何足惜。 呼童汛净室,寘彼芝兰侧。 如参物外人,利名念俱释。 如亲诗中仙,冷澹趣相得。 人物本一体,清浊霄壤隔。 物以类而聚,人于交贵择。 人为物之灵,讵可乏真识。 译文: 是谁剪掉了苍龙的须发,把它种在了水边的石头上?
诗句如下: 碧天如水片云收,雁雁西风字字秋。 译文为: 碧蓝的天空像水一样清澈,片状的云彩已经消失。天空中的大雁排成一字长行向南飞去,西风吹动着字字都带着秋意。 关键词解释: - 碧天如水:形容天空湛蓝而明亮。 - 片云收:描述云朵逐渐消散的景象。 - 雁雁西风:描写大雁随着秋风南飞的情景。 - 字字秋:形容秋天的气息浓厚,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秋天的特征。 - 江上有楼休独倚:在江边有座楼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综合推断全诗的意思,并结合着诗句的特定含义来分析即可。本诗是诗人在兰若寺所作。兰若,梵语的译音,意为清净之地。僧人住的地方,叫兰若,或称精舍、禅院等。“书红尘”一句点出自己居住的环境;“东风”、“花柳”,描写了兰若周围环境的美丽;“吟卷”表明诗人喜欢吟诵佛经。“试茗学谈禅”一句
秋日闲居二首 西风挟雨过江来,水树烟村罨画开。等待夜晴窗有月,横斜只欠数枝梅。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西风挟雨过江来”:描述了西风携带着雨水吹过江面的景象。这里的“挟”表示西风与雨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风雨交加的氛围。 2. “水树烟村罨画开”: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水面上的树木和远处的村庄被雾气笼罩,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这里的“罨画”指的是用布或其他材料覆盖在画作上,使其更加逼真
诗句释义 - 东采桑,西采桑:形容女子在春天里忙碌地采摘桑叶。 - 春风陌上罗裙香:描述春风中,女子的裙角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 为怕蚕饥急归去:担心蚕儿因饥饿而饿死,所以急着回去喂蚕。 - 回头忽见薄情郎:突然回头发现那个曾经对她薄情的人。 - 如何富贵却相忘: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富有的他,如今却忘记了她。 译文 我在春天忙着采桑叶,我在春天忙着采桑叶,春风拂面,我闻到了你裙子上的香气
【译文】 杜甫的近体诗,各种体裁都有。 炼词造句出神韵,立意成篇定根基。 就像击倒常山蛇,始终贯穿其首尾。 如今人看其一体,却不究其道理。 【注释】 1. 少陵:指唐代诗人杜甫。 2. 近体诗:指律诗、绝句等近体诗。 3. 众体:多种体裁。 4. 炼语:精心选择词语。 5. 英华:美好的语言。 6. 立意:确定主题思想。 7. 常山蛇:传说中的常山巨蛇,比喻强大的对手。 8. 贯首尾
注释: 书兰莫德全壁: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梅来寄托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情感。“书兰”指的是书写兰花的诗句,“莫德”是梅花的别称,“全壁”表示全文都用来写梅花。 谁谓居廛身未清,在家心似出家僧。 谁谓居廛身未清,在家心似出家僧。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住在尘世中就不算清高?即使身在尘世,心中也如同出家人一样超然。”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红尘,但心境如出家僧侣般淡泊,不为世俗所动。 铜壶惯买梅花插
【注释】凉桐:指梧桐,一种树。 按:敲击。 搔首:用手抓头发。危楼:高楼。 百感生:各种感情涌上心头。 天欲尽头:天边似乎到了尽头。 烟水阔:水雾弥漫,天色渺远。 芜(wú):地名,古时属吴县地。 【赏析】此诗写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抒发悲愁之情。开头两句“凉桐叶叶按秋声,搔首危楼百感生”写登楼所见之景。诗人登上高高的城楼,只见秋风萧瑟,一片落叶飘零的景象。这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