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行巩
颂古十首 其一 玉殿苔生正不居,四臣无路纳嘉谟。老农知是承谁力,风暖歌声落野锄。 注释: 1. 玉殿:指皇家宫殿,此处代指高官贵人们居住的地方。 2. 不居:不住在这里。 3. 四臣:这里指的是宋朝的四位大臣,他们是赵普、韩琦、范仲淹和王安石。 4. 无路:没有途径或方法。 5. 嘉谟:好的计谋或建议。 6. 老农:年老的农民。 7. 承谁力:承受谁的力量。 8. 风暖:春风和煦。 9.
【注释】 卷:指波涛。天香:天上的香气。相携:相伴。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赏析】 《颂古十首 其七》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此诗通过写秋景和月色来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人生短暂的感慨。前两句写秋日的湖上景色,“学海波澜”比喻人的生命历程;后两句则以广寒宫为背景,暗示人生的短暂。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注释:百尺高的竿子在竿顶,五两重的针垂下来。穷沙绝漠任风吹。 可怜无限浪迹人,还拿着指南针确定归途。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沙漠行旅的画面。诗人以百尺竿头和五两垂为比喻,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在沙漠中的孤独与艰辛;而“可怜”一词则透露出对浪迹之人的同情;最后,诗人以指南针为喻,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洁明快,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柴火煎熬担在身,意味着诗人背负着沉重的柴火。相逢狭路不堪论,意味着两人在狭窄的路上相遇,难以继续交谈。淡烟落日青山外,指的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青山之外,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景象。满地难收刀斧痕,意味着地面被砍伐的痕迹遍布,显得杂乱无章。 赏析:这首诗以柴火和刀斧为关键词,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农事场景。通过对比柴火和刀斧的艰辛劳动,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十载中原一棹还,碧琉璃外更无山。 扣舷三下知谁会,自作吴音唱月弯。
释行巩,号石林,俗姓叶,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少从净名院剃度,初住安吉上方,历住思溪法宝、隆兴黄龙、吴郡承天,晚主杭州净慈。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一。 为天目文礼禅师法嗣。 事见《净慈寺志》卷一二《石林禅师巩公塔铭》。 今录诗十四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