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谟
题画竹 凤尾翛翛雨外分,武公风致少能群。 七贤最有山王达,底事延平咏五君。 注释: 凤尾翛翛(xiāo xiāo)雨外分,形容竹林中的竹子在风雨中摇曳生姿,如同凤凰尾羽般飘逸。 武公风致少能群,指武公的书法风格独特,不随波逐流。 七贤最有山王达,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七贤中有山涛,他是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嵇康、阮籍并称为“竹林七贤”。 底事延平咏五君,指王献之对魏晋时期的五位名士(山涛
【解析】 “正赏端阳荔子肥”:正当端午节,荔枝已经长得又大又肥。端阳,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民间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此句是说端阳节已到,荔枝已经成熟,十分诱人。“珊瑚清映雪罗衣”:荔枝红艳欲滴,犹如珊瑚般美丽,映衬着雪白的衣服。珊瑚,指红色的珊瑚树。雪罗衣,形容衣服洁白如雪,与珊瑚相映成趣。此句描绘的是荔枝红艳欲滴、美不胜收的景象。“谁向樽前挥彩笔,只今容有谢玄晖”:是谁在酒宴上挥毫泼墨
这是一首题画诗。 “一径清风两玉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条小径通向一个庭院。 “画图疑在渭川滨”,画中的景色让人想起了渭水边上的风景。 “石根细长濂溪草”,描述了石头的根部和溪边的草。 “寒翠满庭长是春”,整个庭院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句原文及注释如下:标题: 柳下渔舟小亦宽,两家十口共团栾。 释义: 江边的小渔船虽然不大,却足以容纳两家人的欢聚一堂。 注释: 柳下 - 泛指河边的柳树下,通常为休闲之地;渔舟 - 指渔船;小亦宽 - 表明虽小但足够宽敞;两家 - 表示有两人或两户人家;十口 - 表示有十口之家;共团栾 - 指共同生活在一起,团栾意味着亲密无间。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渔村景象
【注释】 海山仙子:传说中住在海上的仙女。玉肌肥:指仙女肌肤如玉,丰腴润泽。轻罗:一种轻薄的丝织品。紫雾衣:紫色薄纱制成的衣裳。犹记:还记得。红尘:指尘世。飞骑去:骑着马飞驰而去。昭阳殿:汉代宫殿名,在长安城未央宫西。媚晴晖:形容宫女娇艳妩媚的样子。晖:阳光。 【赏析】 《次荔支韵赋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律诗。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时杜甫寓居夔州。这首诗写昭阳宫里的宫女们
注释:我本该与长庚星相伴,谪仙的诗情让我陶醉其中,夜晚如此清幽。五更钟声响起,无人唤醒,我独自在松梢上欣赏月亮圆满如镜。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以“无题”为题,实际上是表达他对自由自在、闲云野鹤生活的向往。首句“只合长庚伴谪仙”,意为我本是长庚星的伴侣,与谪仙一样逍遥自在。第二句“清吟酷爱夜如年”,描绘了诗人对夜晚的热爱和享受,夜晚的清吟仿佛让时间都变得慢了下来
【题孙竹图赠黄道士归山】 金华仙客此幽寻,为爱潇湘云气深。 醉骑白石还山去,一个苍龙伴独吟。 注释: 金华仙客:指诗人自己。 幽寻:在深山中寻找。 为爱:因为喜爱。 潇湘:湖南一带。 云气:云雾缭绕的景色。 一苍龙:指一条青龙,这里代指山中的云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与黄道士在山中游玩,欣赏自然景色并饮酒作诗,最后骑着白马独自离去的诗。 首句“金华仙客此幽寻”
【注释】 壶蜂:蜜蜂。午衙:古代官府规定,百官在正午之前到衙门集合。 惊:使惊动。尚书履:指宰相的鞋子。唾玉:形容文才高超。长吟:高声歌唱。学士茶:指学士的饮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偶成之作的一次尝试。首句“花底壶蜂报午衙”,以花为背景写蜂鸣,以蜂鸣来衬托午衙的繁忙。次句“枕前庄蝶未知家”,则以蝶飞来去无定所,暗喻自己的身世飘荡不定
诗句释义: 1. 猩红染就锦苞肥 - 形容荔枝的颜色鲜艳,像被猩红色染色一样。 2. 解映金袍与绣衣 - 形容荔枝在阳光下的反射,好像是在映照金色的官服和绣有花纹的衣服。 3. 几度醉吟芳树下 - 形容自己多次在树下饮酒吟诗的情景。 4. 浑疑夜燎续朝晖 - 比喻荔枝的香味仿佛是夜晚燃烧的火苗延续着早晨的阳光。 译文: 猩红色的荔枝就像锦缎包裹着肥硕的果实,它的光泽在阳光照射下闪烁
注释:燕子和黄莺在南衙旁欢快地交谈,樱花和笋子谁的家最像旧时故里?顿逊没有花上的酒,南华还有贡余的茶。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以咏物寄情为主要内容,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中通过对燕莺、樱笋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对顿逊无花上酒、南华有贡馀茶的描写,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