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城南惊见宋人旗 寄重承麟事已迟 愧似二陵从北狩,非干鞍马倦驱驰 王翰的诗《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一》描绘了一幅历史画面:诗人在城南意外地看见宋朝旗帜,心中不免感慨万分。他回忆起当年参与的战事,感到有些后悔和遗憾。 昭君怨 回首长门泪暗流,毡城春似汉宫秋 王翰的另一首诗《昭君怨》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回顾汉朝宫女长门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哀叹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
王翰《咏史五首·其一 孔融》: 汉鼎恢图入笑谈,岂期失利向东山。召时已有忌才意,不待论封始犯颜。 注释 1. 汉鼎:汉代的鼎器。 2. 恢图:恢复国家的大业或版图。 3. 笑谈:轻松愉快地谈论。 4. 东山:指退隐之地。 5. 召时:当时。 6. 忌才:嫉妒才能的人。 7. 犯颜:不顾身份地位,敢于冒犯上司。 赏析 王翰的《咏史五首·其一 孔融》描绘了东汉末年名士孔融的形象
慢骂狂生捋虎须,比言雀鼠意何如。 只缘要假刘郎手,兼道才名亦是虚。 注释:慢慢地斥责狂妄的人,拨弄着虎须(比喻对祢衡的辱骂和挑衅);与其说话像是对待麻雀老鼠般没有意义(暗指他的言辞空洞、毫无价值)。这都是因为只是想要借助他人的势力来达到目的(暗示了祢衡的才华和名声都是虚假的)。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对祢衡这个人物的批评和讽刺。诗中通过“慢骂狂生捋虎须”等语句
诗题: 题寒梅冻雀图 注释: - 这首诗通过描写寒梅和冻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 “冰肌翠袖淡无痕”:这里的“冰肌”指的是寒梅的花瓣,晶莹剔透,如同冰雕玉砌;“翠袖”则形容其色彩鲜艳,如少女的衣袖般美丽。整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寒梅在霜雪中的美丽姿态。 - “照影罗浮江上村”:这里的“照影”可能是指寒梅的影子映在江面上,或者是江水映照着梅花的影子。“罗浮”为地名,位于广东省境内
注释:华歆在历史上以一掷不顾人的形象闻名,他曾经因为一件小事而放弃了豫章太守的职位。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臣子,他的忠诚和正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葛巾野服并非君物,合着当年夷皓身。 赏析:这首诗通过华歆的历史形象,展示了他的忠诚和正直,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华歆的赞美,传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推崇。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和品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
朝退从容适且安 梁州新谱合清欢 玉箫取次闲拈处,便有霖铃蜀道难。 注释:在朝廷退朝之后,可以悠然自得,感到安心和舒适。这里指的是唐玄宗时期,他与杨贵妃共同演奏《梁州》,享受宁静的美好生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退隐士在朝政退朝后的生活状态。他在梁州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欣赏新谱的音乐,体验清净的喜悦。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不是没有挑战,就像“便有霖铃蜀道难”所暗示的那样
锄菜忘金志亦雄,眼高四海却如空。 当时不识公孙度,必托中山大耳公。 注释:锄菜时忘却了金钱,志向高远,胸怀宽广。当时的人不认识公孙度,一定会寻找中山的大耳先生。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创作的《咏史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管宁的高尚品质和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管宁在锄菜时忘却了金钱,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而当他需要帮助时,又找到了中山大耳公这样的贤者
【注释】 1. 柴扉:用树枝、茅草或土坯等编成的门框,是农家住房的门。 2. 绿依依:形容柳条垂挂下来的样子。 3. 几度:屡次;多次。 4. 沧江:指长江的下游地区。 5. 扁舟:小船。 【赏析】 《寄方中上人》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幽静淡雅的江畔风景图。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先写“客”来稀之状,次写落红满地之境,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境深远
野竹萧萧一径深,茅斋低结小山阴。 枫林又逐秋风老,惟有孤云似客心。 【注释】: 野竹萧萧:指野竹林的声响。 一径深:一条深深的小路。 茅斋:简陋的草房。 小山阴:小山的北面。 枫林:枫树林。 秋风:秋风。 孤云:孤独的云彩。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山林间隐居的生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句“野竹萧萧一径深”,描述了野竹的声音和小路的深远
注释: 早婚是旧风俗,现在已完全改变。这种风气越来越严重。我几次想拿着笔在沧海上写字,但今天却无法续写《新台》。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诗题中的“村居感事三首”指的是他在村中时所写的三首感慨时事的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旧风俗的改变和不良风气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婚姻自由的向往。 第一句“早婚礼义已全乖”,意思是说,早婚是旧时的风俗,但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