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诗句释义 1 仪封教官亭子好,春雨题名意更深。 - 仪封:一个地名,这里指的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点。 - 教官亭:一种官员或学者的居住地,通常用于休息和思考问题的地方。 - 题名:在亭子上题字留念。 - 春雨题名意更深:春天的雨水滋润万物,也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活力。在这里,作者用“题名”来表达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2. 云起远山凝望眼,雨鸣孤枕又惊心。 - 云起远山
注释: 三年佐治住东周,又及南辕报政秋。 三年:指三年前,即元和十年(815年),当时白居易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又及:再次来到。 南辕报政秋:比喻自己为朝廷办事,像驾车向北驶去的人一样,却反而向南行驶,比喻徒劳无功。 千里暮云迷汴水,一帘疏雨别嵩丘。 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嵩丘: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 凤台晓上留新句,虎监春行访旧游。 凤台:指唐玄宗时的凤翔府,这里泛指长安。 虎监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二》赏析 王翰的这首《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友情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中,王翰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环境中,感受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家近王官旧有亭,十年为客鬓星星”,直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在王翰的故乡,他曾经居住过的亭子如今依然存在
【注释】谢士烈:即谢眺。 三年:指谢朓在梁园(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了三年。客居:寄居,暂居。 两眼昏眵(chī):眼睛因疲劳、老花而看不清东西。眵,本指眼屎,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看不清楚,引申为因劳累而模糊不清。雪满颠:形容头发全白。雪,白色的头发;颠,指发际。 诗好每教高士许:意思是说,我的诗歌被人们认为是好的,因此受到那些高尚人士的称赞和肯定。诗好:指诗人的诗作水平很高。高士:指有学问
春雪 冬天气候喜温暖,留作春寒令人烦恼。 密洒纸窗疑是雨,旋铺芳径不生尘。 舞同柳絮能争巧,飞入梅花竟乱真。 赋罢兔园看霁景,梁台草色一番新。 【注释】 1. 冬气:冬日的气候。 2. 温温:指天气温暖。 3. 春寒:春天的冷气。 4. 密洒:密集地落下。 5. 疑是雨:像雨一样密集地落下。 6. 旋铺:很快铺开。 7. 芳径:芳香的小径。 8. 柳絮:柳树的种子或果实,俗称柳絮。 9. 争巧
【注释】 方:刚刚。拟:准备。轻冰:初生之冰。残雪经销:未融化的残雪。袁安:指袁安卧雪,典故出自《后汉书·逸民传》。 【赏析】 这是一首和体诗,是作者与友人相送时作的赠别诗。全诗四句,内容上由写景过渡到抒情、议论;结构上先写景后抒情、议论,最后以议论作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首联“春透帘栊已解寒,春盘相送拟追欢”,点明题中“立春日暄晴”的季节特征。诗人首先描写了春风吹拂下,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佳政曾闻儗岘山,名邦佐治笑谈间。 - 诗句解析: 这句话描述了陈参政在任职期间所做出的杰出政绩,他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才能使得地方繁荣昌盛。 - 注释: 佳政 - 美好的政策或政绩。儗峴山 - 古代地名,这里比喻陈参政如同峴山那样杰出的政治领袖。名邦 – 指有名的国家。佐治 - 辅佐治理。笑谈间 - 轻松愉快地交谈中。 2. 官衔旧侍金銮殿,人物今联玉笋班。 - 诗句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诗的内容主要是描述作者夜晚在中条西畔的亭子读书的场景,以及春天的景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中条西畔筑高亭,夜读林皋灯散星。 - 中条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山脉,位于今山西省境内。西畔指的是西边的一侧。筑高亭意味着在这里修建了一个高大的亭子。“夜读林皋”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在林间小路上读书的情景。“灯散星”形容灯光如星辰般洒落下来
诗句释义 1 彤云水墨写难工,四野苍茫一望中。 - 彤云(红色云彩)用黑色墨水描绘,难以精细完成。四周田野广阔,视线所及一片苍茫景象。 2. 三麦正欣沾臈雪,千林先与战东风。 - 三麦(三种麦田)正在享受着雪花的滋润。而成千上万的树木则在东风的吹拂下开始战斗。 3. 昏昏淡月惊枝鹊,漠漠飞沙失塞鸿。 - 夜晚的月亮昏暗不明,惊醒了树枝上的喜鹊。漠漠(辽阔
注释: 繁台草绿,水流澌(sī)潺潺。郎官考绩期,即科举考试的时期。昔向斗牛占剑气,今骑斋马劝农时。过去在斗柄和牛角之间占卜剑术之高低;如今骑马去劝导农民。雨馀梁苑花如锦,风暖隋堤柳拂丝。雨水过后,梁园里的花朵如同锦绣。隋炀帝大业年间,隋堤上柳树成荫,春风吹过时轻拂水面。比到神京春正好,蓬莱宫殿碧参差。等到到达京城时,正值春天万物生机盎然。蓬莱宫阙高耸入云端,参差不齐,景色美丽壮观。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