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君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七言律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幽欢失赏恨方新,酒盏寒生馔味陈。 犬吠月妖江上影,马随风瓣陌头人。 更三已遂成残梦,身百应难赎再春。 庭北风光差可咏,独怜君侧有人嗔。 注释: 1. 幽欢失赏恨方新:幽欢指的是深藏不露的快乐,失赏表示没有获得赏识,恨方新则表明这种遗憾和怨恨还刚刚开始显现。 2. 酒盏寒生馔味陈:酒盏在寒冷中变得冰凉,食物的味道也因此变得陈旧了
【注释】 ①栗里:地名,位于今湖北黄冈县东南。 ②靖节:即陶渊明,晋末宋初诗人。 ③龙门: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南。 ④茗瓷、酒盏、云锦风髯:皆指酒器和服饰等物。 ⑤弋人:射鸟人,此处借指隐逸者。 【赏析】 名不详。这首诗大约是作者送别一位姓李的官员时写的。首联说“近年来归心似潮涌”,说明这位李司空归隐之心非常迫切,归隐之志已决。次联说“太极山巍峨秀丽”,表明他此行的目的是登临游览
【注释】 寄杭东卿秋官:寄给在杭州任职的友人。杭,通“杭”,地名。秋官,指秋季的官职。 眉采清风定如旧:指她的眉色像秋天的清风一样清雅。 思君不见夕流深:意谓我思念你,而你却看不到夕阳西下时水流得深远。 燕驹北赴当年市:指燕子南飞,去往那年曾经见过它的那个城市。燕驹,燕子幼小的鸟兽,这里借比喻年轻的女子。 越鸟南飞何处林:指越鸟向南飞翔,飞到那片南方的树林里。 客梦夜寒常懒作
《出郭》:诗中画意,情深意长 《出郭》,这是杜甫在唐代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与人间百态。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一部新诗一部蛙”,这句诗首先映入眼帘,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息。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幽长的小路,而在这幽长的路旁,蛙声一片
游佛国寺次王侍御韵 山行双耳足莺啼,春潦沾裳手自提。 古刹今僧相见少,新篁旧竹长来齐。 茗瓷取水妨龙毒,革履穿花得麝脐。 侍御颇知吾碧眼,昨来长纸送新题。 注释: 游佛国寺:游览佛国寺。佛国寺:即佛图澄的寺庙。王侍御:王氏,王侍御,名侍御,字子猷(yóu),晋安郡人。 次:跟随。韵:诗歌的韵脚。 山行双耳足莺啼:在山上行走,听到两只耳朵能听见的莺鸟在啼叫。 春潦(liáo)沾裳:春雨淋湿了衣服
解析 第一句:- 诗句:“赤瓦黄茅数百间” - 译文:赤色的屋瓦和黄色的茅草构成了数百座房子。 - 注释:赤瓦指的是用红色涂漆的屋瓦,黄茅则是指黄色的茅草屋顶。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宏路驿早发时看到的村落景象。赤瓦和黄茅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特征,反映了当时乡村的建筑风格。 第二句: - 诗句:“居民多事早开关” - 译文:居民们都忙着早早关门开启大门。 - 注释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留都下马能几日,才入秋风归思浓。” - 注释:在京城停留的时间短得很,刚进入秋季就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秋天是离别的季节,诗人身处京城却感受到浓厚的乡愁,这种情感通过简短的句子表达了出来。 2. “老去心情傍凫鹜,晚来诗句上芙蓉。” - 注释:年岁渐长,心境变得如同水鸭和野鸭一般,而夜晚作的诗则宛如芙蓉出水般美丽。 - 赏析
寄孙吏部同年 马前同看陌尘红,一十年来似梦中。 鸣鹤天声扬日下,小桃风瓣落江东。 词锋让鬼殊难送,诗癖为城未易攻。 欲问佳期天近否,绛河终夜挂梧桐。 注释: - 寄孙吏部同年:写给与自己同年的孙吏部(即孙位)的信。 - 马前同看陌尘红:在骑马经过时看到路上的尘土变成了红色,像是春天的景象。 - 一十年来似梦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好像过去了十年,但实际上可能只有几年。 - 鸣鹤天声扬日下
【注释】 与孙允防司训别久操舟夜过饮中作:与孙允防(孙钦)告别,很久没有见面了,乘船夜里经过喝酒的地方。枯潮不到古城边:指在酒宴上。努力篙师夜进船:用力摇着舵把,连夜赶路。白发青衫见君处:看见您那满头白发的青衫人。风帘细烛醉人天:微风吹拂,轻纱帐里透出微弱烛光,使人陶醉。麒麟官舍增三子:麒麟阁里增加了三个儿子。蝌蚪残经又十年:蝌蚪文残缺不全的《尚书》重又过了十年。正好相逢不相别
越中盛水感事 越中盛水,我乘扁舟在岸边游览。斜风暴雨之中,我仿佛在梦中游荡。四更时分,水白得像是天明;但二月的山岭却仍然寒冷,似乎还没有春天的气息。新燕归来旧巢,有新的也有旧的;孤村中有一棵树,没有邻居也没有亲人。城隅零落,残僧影迹依稀可寻,好像当年吴国士兵经过时留下的痕迹。 注释: 1. 越中盛水:指越地的水多,水流湍急。 2. 短发扁舟:形容自己头发稀疏、身体瘦弱的样子。 3. 斜风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