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淳
夏日园中清暑二首 东湖万顷波渺茫,人家多在云水乡。 《竹枝》调短阿家女,《桃叶》歌长何处郎。 疏林归鸟度花影,近水流萤浮竹光。 东山坐待月已出,不觉凉露沾衣裳。 注释: 1. 东湖: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处湖泊,周围环境清幽,是诗人避暑的好去处。 2. 万顷:面积广阔,无边无际。 3. 波渺茫:水面宽广,看不到边际。 4. 阿家女:《竹枝》是一种民间歌曲,通常由女子演唱。这里指的是阿家的女儿。
【注】东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面。 野叟耕锄喜近郊,柴门风雨夜萧骚。 野叟:隐居山林的老者。柴门:用柴草编成的简陋门户。萧骚:萧瑟凄凉的声音。 卧龙岂欲烦三顾,老鹤长鸣向九皋。 诸葛亮自比卧龙,司马徽自比老骥伏枥,自许有“管仲之才”而“老当益壮”。 北阙湛恩新赐爵,近臣传敕旧同袍。 湛恩:深厚的恩泽。湛,深远;恩,恩惠。 自怜经济全无术,只有山林兴最高。 经济:指经世济民的才能和本领。 赏析:
【注释】 日湖:指杭州西湖。 玉几:指精美的茶几。东来浮野色,指茶几上的茶水泛着碧绿的颜色。 锦溪:指西湖上美丽的小河。西下接湖光,指小河的流水与湖面相连。 道人:指诗人的朋友。燕坐:指悠闲地坐着。心如水,指心境平静,像湖水一样清澈平静。 六月:指农历五月。荷花镜里香,指荷花在阳光下反射出的美丽光泽,使香气四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画面。首句“玉几东来浮野色”
春游三首 第一首 上日开筵曲水滨,年年相忆在兹辰。 千家榆火催寒食,万点杨花照暮春。 注释:上一天开宴会,在曲水流觞的岸边,每年都会想起这个日子。千家炊烟升起,催促寒冷的春日过去;万点的柳絮像雪花一样飘落,照耀着暮春时节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开筵曲水滨,指的是在曲水流觞的岸边举行宴会,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美好的时光。年年相忆在兹辰,表示每年都会想起这个日子
春日遣怀 贫病相兼气未舒,田园虽少乐耕锄。 为儒已入他州籍,垂老频收故国书。 夜雨湖山人去后,春风门巷燕来初。 潘生喜遂闲居志,阮籍从教礼法疏。 注释: 1. 春日遣怀:春天的时候,诗人在思念家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2. 贫病相兼气未舒:形容诗人因贫困和疾病而感到郁闷,心情不舒展。 3. 田园虽少乐耕锄:虽然田园不多,但农民仍乐于耕种。 4. 为儒已入他州籍
郑元明高启文携带友人所画的谷口图来拜访我,我们一同游赏湖山。不一会儿,启文先进城府,元明独自留在寺舍中一月讲习古今诗文、墨制及秦汉以来的书法。年底将归永嘉时,赋诗作别。 竟日过从喜有馀,萧萧行李借僧居。 江云影落山窗静,野水光涵夜月虚。 石臼松烟和露捣,寒林柿叶带霜书。 天涯回首多离思,空有新诗独起予。 【注释】 1.竟日:一整天 2.过从:交往 3.行李:行囊,指旅途中的随身之物 4.萧萧
【注释】 四顾:四面环视。 山河:指国家。 明君:贤明的君主。文德:政治清明,有文化道德修养。唐尧:传说中的圣明帝王,以“尧舜”并称,为理想中的君王。这里借以比喻明君。 幽燕:今北京一带。干戈息:战争停止了。干戈:古代兵器。 吴楚:今江苏、浙江一带。春深雨露饶:春天气候温暖,雨水充足。雨露:喻恩泽。 中古:中代,指汉、晋时期。衣冠:冠冕、衣帽,这里指服饰制度。旧制:指汉、晋时的服饰制度。 南来
长江数千里,屹立一峰尊。 开辟由神禹,朝宗自海门。 鱼龙藏白昼,星斗动黄昏。 祇有孤舟客,归心逐浪翻。
儿牧牛,丰林清润纵尔游。长鞭短策莫轻举,从渠饮啮饱即休。 老幼年年仰衣食,耕种田园藉牛力。早夜单衣自饭之,只恐春来或牛瘠。 日日丁宁语牧儿,老翁饷尔当及时。笼禽吹笛任相学,慎勿将牛尝苦之。 牛不耕田廪无粟,淮上三年食人肉
十年小隐在青山,喜有东湖屋数间。 门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浑似钓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