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山瓢、山馆、坛横星斗和帔着海霞等景物,来赞美李士明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首联“山瓢形似鹤,山馆泻琼浆”是说李士明的形影像山瓢一样高,他的山馆就像倒挂的玉液琼浆,用“形似”“倒挂”等词形象地描摹了山瓢的高远与山馆的清幽。颈联“坛横星斗影,帔着海霞光”是说坛上横躺着星斗的影子,披挂着海天霞光。用“坛横”来比喻山瓢,突出了山瓢的高峻;用“帔着”来比喻山馆
《雪后西湾访友道中即事》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此诗为赴约访友途中之作,以写景起,以咏物结,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山中风雪下三日”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山中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二句“日出未消溪上寒”则描绘了太阳刚刚升起时的情景,溪水依然寒冷刺骨,让人感到寒冷。 第三句“行路不辞穿窈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愿意不畏艰难地欣赏这些美景。
蒲团功向熟,那许业缘侵。 悟道原非佛,论诗却见心。 译文: 我坐蒲团修行已经很久,那些世俗的烦恼已经远离了我。 我领悟到的道理并非佛陀所说的那样,我写诗时却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钵香红稻米,屋老绿萝岑。 吾亦惟求静,支筇盍远寻。 注释: 蒲团功向熟:修行的人坐蒲团已经很久了,功夫已经非常熟练。 那许业缘侵:那些世俗的烦恼已经远离了我。 悟道原非佛:我领悟到的道理并非佛陀所说的那样。 论诗却见心
【诗句注释】 题云林画:指王维的《云栖寺僧房图》。 每看新图忆旧游,远情闲景共悠悠:每次看到新画,都想起过去游玩的地方和那些悠闲的情景。 乱鸿沙渚烟中夕:大雁飞过湖边的沙洲在黄昏时分,烟雾缭绕。 黄叶江村雨外秋:黄叶覆盖的江村在雨外的秋天里显得格外凄清。 乱后得安翻讶梦:在战乱之后获得安定的生活,反而觉得像是一场梦一般。 醉来因感却生愁:喝醉酒之后,感到伤感却又生出新的忧愁。 那能便结沧洲伴
诗句释义 - 时否贤才隐: “时”在这里可能指代特定的政治或社会环境,“贤才隐”表示有才能的人隐退不显。 - 年饥瘦稚啼: “年饥”指的是由于饥荒而导致的饥饿,“瘦稚啼”描述了因饥饿而哭泣的儿童。 - 倦游同缩猬: “倦游”意味着厌倦了旅行的生活,“同缩猬”形容像刺猬一样蜷缩起来。 - 起舞讶闻鸡: 在听到鸡鸣之后,人们开始起床活动,这里用“起舞讶闻鸡”来表达对日常作息的突然改变感到惊讶。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词语言的能力。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高”字为贯串,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张伯纯的交往;颔联写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与感悟;颈联写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尾联写友情的珍贵。 【答案】 ①一从:自从。②城郭:城墙,指故乡。③登临:登上高处,此处有游览观赏之意。④谁解:如何理解,指如何欣赏。⑤暮云春树:傍晚的云彩和春天的树木,形容美景。⑥平湖远汉空明里
【诗句解读】 1. "树影觉秋疏,山光映晚除":这句话描述的是作者在秋天的晚上,看到树木的影子显得稀疏,山的光照射下来,形成了晚霞。 - 树影:指树的倒影,通常出现在水面上。 - 秋疏:秋天树叶稀疏,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 山光:指山的影子,通常是指太阳下山后的光线。 2. "溪毛和雨荐,石发任风梳":这句话描绘了溪边的小草在雨中被洗刷得更加绿润,石头在风中被吹拂得更加光滑。 - 溪毛
读书斋 闲斋寂无营,忘我外驰意。 韦编在燕几,芳席蔼兰气。 薿薿庭草深,沄沄涧水驶。 永坐弦我诗,清风自南至。 注释: 1. 读书斋:指作者的书房,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专注。 2. 闲斋寂无营:形容书房宁静、清闲,没有杂念和干扰。 3. 忘我外驰意:指在读书过程中,作者完全忘记了自我,专注于书中的内容。 4. 韦编在燕几:韦编是古代用来装订竹简的绳子,这里用来形容书籍的数量庞大
注释: 大野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溪山融为一体在茫茫中。 我时常在轩窗前眺望远方,心中想象那虚无缥渺的船只。 早晨天空放晴,浮云像玉石一样晶莹;夜晚寒冷,月光如水流淌。 山阴处留下许多余兴,吟咏诗歌不能忘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野雪景中的生活和感受。首联“大野饶积雪,溪山同混茫”写大野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溪山融为一体在茫茫中。颔联“轩窗时眺望,虚䆳若舟航”写自己时常在轩窗前眺望远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首联“未见即云别,别怀安可忘。”意思是说在还未见面的时候就已预感到要分别,那么这种别离的情怀就难以忘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深深不舍和忧虑。 颔联“平生双醉眼”,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一生中都像醉汉一样的眼睛,充满了喜悦和兴奋,无法抑制。这是对诗人性格的一种描绘,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颈联“四海一诗囊。”意思是说